20周年院庆丨学院在华大举行校友代表暨在读学生代表座谈会
发布人:邓家琳    发布时间:2024-07-04    浏览次数:289


岁月芳华二十载,砥砺奋进新征程。

2009年3月,以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主,华南理工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正式合作组建了“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合作共同开展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开启了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全新尝试。15年来,双方联合培养了如金鑫、罗锐邦、刘石平、刘龙奇、李启业、李俊桦、李林洲、黎宇翔、周旸等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基因组创新班学生先后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及其子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华大吸引了如沈玥、殷建华、谢寅龙、陈宏运、刘小敏等一批生物学院校友在加盟发展。

为回顾双方合作发展历程,广泛听取和征集校友对学院建院20周年的意见建议,看望慰问在读的基因组创新班学生和联培研究生,2024年6月18日上午,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熊教授、副院长王斌教授、副院长梁书利教授、党委副书记王燕林等领导老师一行在华大总部时空中心举行了华大集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代表暨在读学生代表座谈会。座谈会由王燕林主持。

会上,学院熊院长代表学院对校友和同学们一直以来对学院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欢迎校友们积极参与到学院的发展建设中,齐心协力,共创佳绩。熊院长指出,借助20年院庆,学院将认真梳理、研究、吸收各位校友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将其落实到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推动学院更好更快发展。

校友们再叙旧情,回忆往日点点滴滴,共同探索生物专业未来发展趋势。学院2006级生物技术优秀校友、华大研究院副院长、领域方向首席科学家金鑫指出,作为一名本、硕、博均是学院毕业的生物人,他对学院的感情非常深厚。他希望在今后的校企合作中,依托华大平台,促进学院在生物信息学方面有新的发展;2016级生物工程硕士生、华大研究院生物技术副研究员刘小敏校友表示,作为一名学院校友,今天参加校友座谈会感觉非常温馨,希望今后能加强与学院老师的科研合作交流;2006级发酵工程硕士生、华大研究院生物技术副研究员陈宏运校友分享了自己2009年毕业后的发展历程,希望今后能有机会为学院交叉学科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助力学院在合成生物学和绿色生物制造方向的发展;2006级软件工程、第一届基因组创新班代表、华大智造开发高级经理谢寅龙校友指出,在当前AI与人工智能大背景下,希望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多引导学生加强AI、人工智能方面的学习,发展好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2010级生物技术优秀校友、华大研究院专项科学家周旸表示,非常感谢在学院学习期间打下的坚实专业基础,希望基因组创新班师弟们要加强数学、AI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学习,为今后的学术发展打下更坚实基础。  

在读博士陈邦维、庞文定,在读硕士杨淼、王克分别就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双导师指导、课程设置、毕业条件等反映了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学院王斌副院长针对在读同学的建议分别给予说明,指出在读同学们要多主动和老师、学院联系,反映问题,学院尽可能做好服务,助力同学们成长成才;梁书利副院长建议进一步加强在华大的学生组织,更好的服务学生联系学院和校友。

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燕林向校友和同学们通报了学院20周年院庆的大概思路、相关活动设想和工作进度。他指出,借助20周年之际,学院正面向广大校友征集校友信息、历史图片和素材,梳理学院发展历史和办学成就,希望广大校友积极向学院建言献策,诚挚邀请广大校友常回学院看看,积极参加11月份中旬学院校友理事会换届大会,继续支持学院发展。

学院熊院长作总结讲话。他对各位校友们在华大,在生物领域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各位校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和助力学院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生物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他祝愿在华大的各位学院校友和在读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业进步。

此次华大专场校友代表暨在读同学代表座谈会的召开,促进了校友们对学院的感情,了解了在读同学们对学院的建议需求。接下来,学院借助20周年之际,继续积极走访联系校友,搭建校友交流平台,广泛汇聚校友力量,助力校友和学院发展更好!(图/文  张昊宇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温馨提示×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务公开信息敬请登录学校统一门户“本单位动态”栏查看。谢谢!
统一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