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布人:刘怡君    发布时间:2024-06-19    浏览次数:1441


【学院简介】

2004年,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于风景秀丽的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组建成立。

科教硬件设施先进,平台广阔

学院有独立教学科研实验大楼,总面积超1.5

平方米,各类科研仪器设备超亿元。学院拥有 “合成生物学与药物制备”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发酵与酶工程”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生物酶与工业绿色加工”及“生物制药”两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生物技术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及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

人才队伍梯度合理,成果众多

学院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

教师副高以上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总人数96%,有博士学位人数占教师总人数99%。近四年,学院新增科研项目204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子课题10项),科研项目合同总经费1.24亿元,申请发明专利123项,授权发明专利108项,发表第一单位SCI论文500余篇。2020年学院荣获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创新贡献奖”。

学科影响力逐年提升,对外合作广泛

学院支撑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三个个学科已跻身国际ESI全球排名前1%,同时对学校多个ESI学科包括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有贡献。学院面向前沿技术,形成合成生物学、生命大数据、精准医疗及绿色生物制造等若干汇聚型交叉研究中心;以学校产业研究院为依托,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拓展与华大基因、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深圳湾实验室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


【特色成果】

学院目前在读学生1273人,其中本科生681人,硕士研究生445人,博士研究生147人,本科生全部集中在大学城校区。


加强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创新意识

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所有大一新生分配学业导师,提供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等全方位指导,本科生进入导师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活动。学院以“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推广普惠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CULSC)和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四大顶级竞赛为抓手引导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近年来,学院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金奖2项,银奖1项;斩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    

1 学院师生在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荣获金奖

2 学院本科生在2023年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总决赛荣获特等奖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国际视野

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分别共建暑期交流项目;与英国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等高校共建本科“2+2”联合培养项目。2023年暑期,学院组织本科生分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进行暑期国际交流,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3  本科生前往英国曼切斯特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暑期研学交流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学院适应国家对生物类人才战略需求,以大类招生突出通识教育,筑牢宽厚知识基础;依托理工科高校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从传统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培养既具有扎实生物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生物创新人才。

4 理工医深度融合学科特色


就业去向率高,深造率高

3年来,学院毕业生最终就业率均超过98%,本科生境内外知名大学深造率维持在50%左右。多年来,学院涌现出一大批在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5 毕业生就业去向

6  学院各行各业优秀校友代表


【专业简介】

1.生物技术(强基计划)

生物技术强基计划是202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强基计划”)后首批入选专业之一。

学院以学校“百步梯创新学院”为实施载体,实施“3+1+X”(“X”硕士生为 2 年,博士生为 5 年)动态进出的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强基计划班面向人类健康及生物产业,紧跟粤港澳大湾区及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跟踪生命科学研究前沿,坚持以培养学术精英和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坚持产学研协同培养、理工医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厚基础、强实践、重交叉”的专业特色,硕博衔接阶段学生可在生物学一级学科及相关学科进行深造。目前第一届学生顺利完成转段,100%深造。

7   生物技术强基班同学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去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


2.生物科学类(含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

2.1 生物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本专业以合成生物技术及绿色生物制造、广东优势和特色生物产业的人才需求为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前沿生命科学理论、生物工程知识,重视学生生物科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适应未来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工程科学和管理技术人才。该专业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去生物工程类公司、生物制药类公司、生物类研究所、卫生防疫、商检、外贸单位,食品、保健品、美肤大健康产业从事技术管理、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究、生物检验、技术监控等工作,可在生物工程专业相关领域继续深造。


2.2 生物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紧跟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兼顾生命科学研究及相关产业的最新技术,要求学生掌握前沿生命科学理论与生物技术、注重培养科学思维和专业技能,拓展国际化视野,培养适应生物和医学前沿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去生物学、医药、食品、发酵、农业等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到各类生物技术公司、相关企业单位从事生物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企业管理等工作,可在生物技术专业领域继续深造。


2.3 生物制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面向生物药物研发、生产和管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化学、药学基础理论及生物工程原理与技术等知识,熟悉药物分析、药事管理、药品营销等知识与技能,强调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未来医药产业发展的工程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去制药企业、生物工程公司、保健食品公司、生物药物研究所、工程设计院、卫生防疫、商检、药品监督检验、医药管理等单位部门从事生物制药、生物制品、生物工程产品研究开发、分析检验、工艺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可在生物制药专业领域继续深造。


3.基因组科学创新班

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基因组科学”创新班于20093月招收首届学生,由双方合作共同开展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主要面向华南理工大学所有理工类专业3年级本科生进行选拔与招收。作为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全新尝试,创新班学生在双方老师悉心指导和华大平台的强力支撑下实现了多项“0”的突破,形成了席卷全国的创新人才培养“华工模式”。

2009年创新班成立以来,先后有8个学院16届共136名华工本科生(其中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108人)加入创新班,先后共有159人次以第一作者、并列第一作者或署名作者身份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135篇,其中65人次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署名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及其子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共43篇。(其中17人次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及其子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共15篇)。

8  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


联系电话:020-39380658         

学院官网:http://www.scut.edu.cn/biology/

学院官微:










温馨提示×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务公开信息敬请登录学校统一门户“本单位动态”栏查看。谢谢!
统一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