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薛冬峰教授受邀到访前沿软物质学院做主题为“无机材料多尺度多自由度研究”的学术报告,分享课题组在材料体系新自由度上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新材料产业不断提出新期待,材料的功能提升自然成为一种业界常态。体系新自由度的发现,也为现有材料性能提升的瓶颈突破提供宝贵机会。”薛冬峰教授在讲座中分析道,材料的功能起源以及材料的制备加工和表征应用都有赖于对材料体系多自由度的理解。例如,在材料制备热力学上,研究体系经历了原子/离子或分子的聚集、动态团簇演变到表界面状态调控等多尺度动态过程,因此材料的制备研究是一个本质上的多尺度物理化学过程控制。同时,在动力学方面以体系关键自由度控制策略为基础,发展出材料多尺度制备理论与技术。随即,薛冬峰教授详细分享了以稀土晶体、铌酸锂晶体、钙钛矿团簇等无机材料为例,来帮助理解功能材料多尺度多自由度的物理化学本质的报告内容,这些分享发现能为新材料体系提供关键指引。
薛冬峰教授曾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受聘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在功能材料多尺度结晶过程及其技术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论文被引用20000 余次,出版学术专著 4 部,由他提出的“如何突破大尺寸晶体材料的制备理论和技术”获第23届中国科协年会2021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发布之首。他的讲座内容为学院师生在功能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都打开了新的思路。
图文:前沿软物质学院
编辑:余锦婷
初审:王林格
复审:康德飞
终审:王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