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物质讲坛133 |西安交通大学胡建教授来院分享流变学和原子力显微技术在软物质力学表征的应用和发展
学术交流
软物质讲坛133 |西安交通大学胡建教授来院分享流变学和原子力显微技术在软物质力学表征的应用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02        浏览次数:521


6月1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胡建教授受邀到访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做主题为“高力学性能凝胶材料的设计和构建”的学术报告,分享基于调控高分子拓扑结构从而提高双网络凝胶强度和韧性一系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高分子双网络凝胶由一层“软而弱”和一层“硬而脆”的网络互穿而成,克服了传统天然和合成水凝胶的瓶颈问题。胡建教授从2002年至今时期内的双网络凝胶的研究进展开始阐述,论述了该体系的新颖性并具有广阔的创新和应用空间,逐渐适应于水听器、柔性电子、创口愈合等方面应用。总体目标是通过拓扑结构设计逐步克服凝胶的应用瓶颈、通过力学设计提高水凝胶的弹性和韧性、并设计简便通用的凝胶的制备方法。

胡建教授长期从事高力学性能凝胶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力学表征。本次报告他分享了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基于微凝胶增韧的双网络水凝胶的结构设计:将PAMPS硬脆相做成强度较高的第二网络,贯穿到以PAAM形成的第一层柔性网络中,在拉伸时吸收大量的断裂能的硬脆相和高伸长率的软相协同作用使得凝胶的韧性、强度提高。二是基于拓扑结构高分子网络形成的高弹韧水凝胶,通过了原位拉伸和有限元模拟等表征,证实了硬相区可阻断裂纹扩展,从而起到增韧的作用;结合拉伸时的SEM图,直观地看到软硬两相的变形特征。三是基于原位相分离法制备强韧的离子凝胶,改进了传统制备相分离凝胶的多步骤繁琐过程,使单体溶液在离子液体环境下的凝胶化和相析出同时进行。制备出的离子凝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延展、抗溶胀、自修复、形状记忆等优良性能,并成功运用到3D打印上。

胡建教授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院部分老师研究方向一致,使得互动环节的话题交融性强,提问更具针对性,让该场报告更显实际意义和体现成效。

编辑:余锦婷

初审:孙桃林

复审:康德飞

终审:王林格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理工大学北区科技园2号楼 邮编:510640

2019©华南理工大学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84312号

技术支持 维程互联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