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

一、课程的性质

公共基础课,通选课。

二、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程的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知识层面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技能层面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自我认知层面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课程宜采用理论与体验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在教学过程中,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相关的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心理测评工具等,来丰富教学手段;也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实验与实践活动等补充教学形式。

三、课程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于理工类、经管类以及文、法、体、艺等各专业本科生。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部分(24学时)

    专题一:健康从“心”开始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能够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了解心理疾病,懂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咨询进行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专业医疗机构诊治;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的意识。

  专题二:完善超越自我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能够识别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并能够对其进行调适,建立自尊自信的自我意识;使学生了解人格的基本知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自我人格发展状况,掌握大学生常见人格缺陷的表现、形成原因及调适方法。

 专题三:赢在起跑线上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大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与学习心理特点,了解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学会调适学习心理障碍,使自己拥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帮助学生了解在大学期间需要发展的能力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更好适应大学生活,获得自我发展。

    专题四:做情绪的主人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自主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专题五:学会与人交往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意义、特点及类型,理解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掌握基本的交往原则和技巧,了解人际关系障碍的类型及调适方法,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专题六:培养爱的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

专题七:敢于直面挫折

    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了解大学生压力及挫折的主要来源,了解压力与挫折对人生的意义,学会正确管理压力和应对挫折。

专题八:尊重珍爱生命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

二)实践教学部分(12学时)

内容一:成长故事

    记述在成长历程中发生的、对自己影响巨大的事件,并分析它的发生对自己成长的意义,探索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

内容二:心理电影

    观看心理电影,并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分析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撰写影评、影片赏析或观后感,探索人类世界的心理奥秘。

内容三:心理讲座

    参与心理健康讲座,了解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促进心理健康。

内容四:心理测评

    参加大学生心理素质综合测评,关注自我,了解自我,完善自我。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教材


黄建榕主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二)参考资料

    郑日昌,田宝伟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主与自助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樊富珉,费俊峰. 《青年心理健康十五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陈国海,许国彬等. 《大学生心理与训练》.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李江雪. 《大学生情绪管理与辅导》.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10

    陈晶,黄艳苹. 《大学生学习管理与辅导》.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10

    迟毓凯,管延华. 《大学生人际管理与辅导》.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10

    钟向阳. 《大学生挫折管理与辅导》.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10年

六、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考勤成绩、课程论文成绩(成长故事与心理电影赏析)和课堂测验成绩三部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