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谈儒家伦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华南理工大学2016班级心理委员培训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6-12-08浏览次数:41

                           

                                  

 

    、

谈儒家伦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华南理工大学2016班级心理委员培训专题讲座

 

      2016127号晚上7点,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设计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承办的2016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在大学城A4-204举行,讲座的主题是《儒家伦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次讲座邀请了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委会副主任、澳门城市大学兼职教授、广州大学心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郭斯萍教授为大家主讲,共有近300多名来自各学院的心理委员参加。

     众所周知,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今天郭斯萍教授讲座的主题就是“仁者无忧”,他论述了儒家伦理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郭教授首先讲述了什么是无聊神经病,即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无法理解别人为什么活的那么起劲和心满意足。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不论何时都应该有一个目标,一个为之奋斗为之努力的想法。这里的穷是指思想的贫穷,郭教授告诉同学们,人穷但志不能穷,要使自己精神富裕。之后郭教授向同学们讲述了《爱莲说》以及诸多古文,让我们了解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人的精神风貌,了解了君子之所以称之为君子,小人又为何成为普通的人。他还分享了从古至今对“道”的论述,以及自己对“道”的理解与感悟。小到学习生活,大到做人做事,乐以忘忧,创立目标非常重要。同时也告诉我们,不管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每个人内心都有良知,但关键是你按不按照你的良知去做,所以人应该做到知行合一。郭教授引用古人的例子告诉我们,伦理关系的不和谐会导致疾病,通过发现良心、诚心悔过来调和家庭伦理,以治疗疾病。病是什么?就是过,把过道出来,病也就好了。

在自由提问环节,郭教授与同学们就儒家伦理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耐心解答。整场讲座,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感到受益匪浅。

(图/ 胡寒春)

新闻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