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发布时间:2025-10-27
2025年7月5日至6日,第三届中国公共管理博士后学术论坛暨第二十四届公共治理青年论坛在郑州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指导,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郑州大学承办,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马来西亚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80余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和《中国行政管理》《中国治理评论》《公共行政评论》《行政论坛》《河南社会科学》等期刊主编、编辑以及郑州大学师生等280余人参会。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文宏教授及2024级博士生刘璇受邀参会。

在主题报告环节,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丁辉侠教授主持,公共治理青年论坛联络人代表、中央党校宋雄伟教授致辞。宋教授从“我们”“思维”“修养”三个维度展开论述,鼓励学者们充分运用历史思维和开放思维拓展研究视域,在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的过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治理理论体系。紧接着,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长聘教授杨雪冬、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执行院长蔡礼强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汪锦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韩志明教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容志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锁利铭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原珂教授、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孙发锋教授八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双轨治理、公共管理研究亟需破解的三大关键问题、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异化叙事、数字时代公共治理中的网络复杂性、社区基金会在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的功效、政府职能“部际转移”如何提高治理效能等议题依次进行主题报告。

在主会场研讨有序推进的同时,论坛另设九个平行分论坛开展专题研讨。160余位报告人及18位点评专家分别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数字治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公共治理数字化转型与实践”“城市发展与空间治理的现代化”“社会保障变革与社会政策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通过跨学科对话,各分论坛在数字政府建设、基层治理现代化等领域形成了系列创新性观点,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多元化的理论参考和实践路径。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4级博士生刘璇以《高位推动与依势而行:地方党委中心工作的形塑逻辑》为题进行了专题汇报,该研究地方党委中心工作是地方层级中重要且优先的重点工作,具有宏观性、全局性、紧迫性等典型特征,进而引入政治势能理论和注意力理论,从纵向重要性和横向优先性维度,构建“高位推动与依势而行”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实践案例进一步揭示地方党委中心工作的生成逻辑。

本次公共管理博士后学术论坛暨公共治理青年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公共管理领域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了一个高水平的理论对话与实践创新平台。论坛通过跨学科、多维度的深入研讨,不仅激发了学术思想的碰撞,更凝聚了青年学者的智慧力量,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未来,郑州大学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术资源配置,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持续推动公共管理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文:刘璇
编辑:李亦祥
初审:何东清
复审:神碧莹
终审:张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