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以治 管系未来 厚德尚学 闻达中外
学术引航启新程——华南理工大学第二届MPA学术节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10-21

为提升MPA研究生培养质量,搭建师生学术交流桥梁,9月27日,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二届MPA学术节在学校五山校区5号楼拉开帷幕。本次学术节以“学术GPS:定位真问题,导航新发现”为主题,汇聚学院MPA研究生与教师,共同开启了一场精准聚焦、循证致用的学术探索之旅。


开幕仪式

在同学们的热切期待中,第二届MPA学术节正式拉开帷幕。学院党委书记张凡出席并作开幕致辞。他在致辞中强调,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是激发思想、推动创新的重要基石,并期待本次活动能成为推动学院MPA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

紧随其后,两场紧扣主题的专题讲座相继开讲,为在场同学带来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前沿的实证视角。


讲座现场

首场讲座中,叶贵仁教授围绕“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如何寻找研究问题?”展开讲授。作为深耕基层治理领域的专家,叶教授结合多年调研经验,从研究问题的“真实性、困境性、可解答性”三大核心特征切入,通过广东发达镇与人口小县治理差异、苏州乡镇合并与拆分等实例,生动讲解如何将日常现象转化为学术问题。他特别强调,MPA研究生需在“具体与抽象间切换”,既要扎根实践收集实证材料,又要通过逻辑梳理构建学术体系,同时提醒学生避免问卷造假、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常见问题。

   

学院博士后张冰涛带来“‘南稻北麦’与慈善捐赠——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经验证据”主题分享。基于CFPS数据,张老师从经济学视角剖析了种植模式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水稻种植需共同协作和共建灌溉系统,催生南方更强的集体主义,进而提升慈善捐赠参与度;而小麦种植则依赖于家庭独立劳作,使北方更偏向个体主义。此外,他还通过机制分析和异质性分析,进一步丰富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理解南北方社会文化差异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在问答交流环节,同学们展现出浓厚的学术兴趣与思辨热情。现场互动此起彼伏,同学们结合讲座内容与自身工作实际,针对研究问题的凝练、问卷的设计与收集等问题,与主讲老师展开了深度对话,思想的碰撞让会场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活动结语

本次学术节兼具方法论的前瞻引领与实证研究的纵深剖析。两场讲座,一场为我们打磨学术“工具箱”,一场为我们点亮了洞察社会的“透视镜”。两场讲座相辅相成,不仅有效拓宽了MPA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更激发了大家将理论思考融入公共管理实践的热情。

学术之路,贵在探索,重在交流。未来,学院将继续为同学们搭建高水平的学术平台,通过系列讲座营造浓厚研学氛围。让我们携手在思想碰撞中增长智慧,于实践砥砺中追求卓越,为培养卓越公共管理人才注入更多动能!

 

图文:田佳鑫

编辑:耿子玥

初审:李文彬

复审:李胜会

终审: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