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第十九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在华工举行
发布时间:2012-11-06

第十九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在华工举行

何镜堂院士作报告

程泰宁院士作报告

吴硕贤院士作报告

崔愷院士作报告

刘加平院士作报告

郑时龄院士作报告

王小东院士作报告

论坛现场

        由当代建筑创作论坛组委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的2012第十九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于11月3~4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彭一刚、程泰宁、容柏生、郑时龄、王小东、何镜堂、吴硕贤、刘加平、崔愷9位中国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刘景樑、柴裴义、孟建民、郭明卓、胡越、周恺、庄惟敏、倪阳8位全国勘察设计大师,30余所国内知名高校建筑学院带头人,多所大型设计院院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建筑理论界、评论界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高校建筑专业师生600余人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旨在让建筑业界人士共论建筑创作之道,共同探寻传统建筑的传承和创新之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孙一民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当代建筑创作论坛召集人,日兴设计•上海兴田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王兴田在开幕式上致辞。随后,何镜堂院士、程泰宁院士分别作了题为“建筑学科产学研三结合模式探索与实践”、“语言与境界”的主题讲演,受到与会者热烈欢迎。
        11月3日下午为院士演讲专场,吴硕贤院士作了题为“宜居城市与生态建设”的主题报告,崔愷院士作了题为 “耕耘——本土建筑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报告,刘加平院士作了题为“现在建筑创作中的节能设计思考”的主题报告,郑时龄院士作了题为“后世博的上海”的主题报告,王小东院士作了题为“变化与建筑”的主题报告。院士们结合实际,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自对建筑的理解以及实践。可容纳600多人的励吾科技大楼国际会议厅座无虚席,众多建筑学子以及业内人士面对面近距离领略院士们不同的创作风格,深感受益匪浅。
11月4日上午的设计大师专场同样精彩不断,郭明卓大师、庄惟敏大师、胡越大师、孟建民大师、赵万民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讲演,前来听讲座的师生和各界人士把整个逸夫人文馆会场围得水泄不通,走道上,讲台前处处坐满了师生,主持人不得不临时取消中途茶歇时间,为了是让在场的听众争取更多时间聆听大师们的讲座。
        根据主办方的安排,11月4日下午分成五个会场作为分论坛专题,分别有“创作与教育”、“创作与试验”、“创作与实践”、“创作与评论”、“创作与技术”五个专题。分论坛采取自由沙龙和嘉宾讨论的形式,二十多位论坛成员及相关业界人士带来自己的最新作品或创作理念与观众分享。与会者畅所欲言,对中国建筑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地探讨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效果良好。
        据悉,“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Th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Forum of China 简称CCAF)”成立于1984年,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关注中国建筑创作和实践的全国性民间建筑学术团体,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建筑论坛之一,始终以提高中国建筑师的创作与学术水平为宗旨,以倡导学术民主、创作自由的学风为己任,在繁荣建筑创作、活跃创作气氛、提高创作整体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图/李志强  文/陈莹  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