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汉族、籍贯湖北、工学博士、建筑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地域建筑及其理论、绿色建筑设计、校园规划及文化建筑等方面的研究;长期致力于建筑学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51478187,低能耗目标下岭南建筑空间模式及其优化机制研究)、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2017YFC0702309,适应夏热冬暖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模式与示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2015ZB04 “两观三性”建筑论和谐统一的系统机制研究;2013KB21亚热带建筑空间的气候适应性策略与优化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20070420783基于有机更新的当代大学校园和谐发展模式及设计策略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子课题1项;成果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基于“两观三性”理论的建筑创作实践);主编专著1本、副主编专著1本、参编专著3本;在城市规划学刊、建筑学报、南方建筑、新建筑等期刊及国际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及合作完成一批重要公共文化建筑,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等设计成果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大奖1项及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等。指导学生获得霍普杯等国家级设计奖项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