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极端荷载下结构性能、保护及加固国际会议顺利召开
2017-12-26
文章来源:未知浏览次数:83

滕锦光院士作报告

  12月11-12日,第六届极端荷载下结构性能、保护及加固国际会议在广州大学城召开。本次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由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香港城市大学和中山大学合办,旨在为材料和结构在极端荷载条件下的性能、保护及加固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及从业者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科技与专业知识的国际平台。

  近年来,由于大量的自然灾害、意外灾害、恐怖袭击威胁以及基础设施自身老化的原因,结构在极端荷载下的性能、保护及加固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这一专题的国际会议在上世纪末开始筹划,并于2007年在加拿大惠斯勒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会议。接下来的五届会议在日本、瑞士、印度和美国成功举办。第六届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

  会议筹备数月,共收到了157篇详细摘要,经技术委员会严格审稿后,录用了84篇会议全文。会议共有21个国家的133位学者参加。加拿大皇家协会会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NemkumarBanthia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Venkatesh Kodur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滕锦光教授,葡萄牙里斯本理工大学Jorge de Brito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Tan Kang Hai教授做大会特邀报告,此外还有67位专家学者在分组会议上做了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们就材料在高温、动力荷载等条件下的性能,高性能材料,结构在爆炸、冲击、地震、火灾、飓风等极端荷载下的性能,结构加固与保护等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研讨。

参观实验室

  12日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前往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听取了耐火实验室、风洞实验室、抗震实验室和结构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已开展的试验工作和实验室管理制度等介绍。参观过程中,学者们就实验材料、实验设备等进行了交流讨论,对华南理工大学的实验条件及已开展的试验工作赞不绝口。

  会议结束时,与会人员对华南理工大学的筹备及组织工作,尤其是华南理工学子们的高素质、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也以这次国际学术会议为契机,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学科实力和发展潜力,扩大了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同时也借机与部分境外高校就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等进行了洽谈,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进一步推动土木工程学科国际化发展步伐。(图文/通讯员 刘晓珠 张海燕 土木与交通学院 编辑/卢庆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