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6日,由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制冷学会承办的“比泽尔杯”第八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华南赛区)在我校北校区逸夫人文馆成功举办。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由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工业协会主办,教育部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北京工业大学参与发起并组织,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本届竞赛的主题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制冷空调技术”,旨在鼓励参赛高校学生更多地节能环保和经济社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竞赛主办方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朝晖表示,期待通过竞赛的举办,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学习兴趣,为制冷空调行业输送更多的优秀的、有实践创新精神的人才,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体承办单位的电力学院院长管霖教授到会致辞祝贺,广东省制冷学会理事长徐泽智研究员、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高凌波老师和电力学院副院长杨向宇教授也莅临会场指导。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教授级高工、建设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吴德绳先生担任专家评委会主任,老人家以饱满快乐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赛事,对大学生们的汇报,他总是以亲切的态度、鼓励的语言来评定他们的作品,并以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启发他们的作品构思,指出他们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在对某一具体创新作品点评时,往往碰到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吴德绳先生便向所有参赛选手语重心长的一一道来。例如,如何对待和评价一个大学生的创新;如何在工作中尽量通过查阅资料,掌握国内外动向等;吴德绳先生正是看到后备力量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重要,借用粱启超先生的 “少年强则国强” 名言,提出了“学生强则行业强”的佳句,吴德绳先生对于行业发展的深刻关怀和良好寓意得以形象体现。
本届竞赛设立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部及东北六个赛区,分别由北京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承办。经过前七届的锤炼,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愈来愈受高校和学生们欢迎。本次竞赛共有92所高校、176支代表队、约3500名学生参赛,预计有460人参加决赛,参赛院校数和参赛人数再创新高。
与国内众多其他竞赛不同的是,由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主办的该项比赛定位于公益活动,注重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着眼于推动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走进校园倡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竞赛包括创新作品、实践操作、知识竞答等三个模块,其中“实践操作”模块安排在行业企业中进行,参赛选手有机会实地参观企业现场、与企业领导面对面交流互动,这些都在学生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创新的竞赛形式及丰富的竞赛内容,不仅吸引了高校与制冷相关专业众多师生的注意力,也引起各相关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关注。为保证竞赛的公正性和竞赛质量,竞赛组委会设立了竞赛专家委员会,邀请制冷空调行业内知名学者、顶级专家和教授担任决赛评委并对各赛区进行监督指导。
华南赛区的决赛共有13所院校21支代表队(本科生14支、研究生7支)参加了决赛。本科生组评委分别为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教授级高工/建设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吴德绳先生、广东省制冷学会理事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徐泽智研究员、广东省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教授高工廖坚卫先生、中国科学研究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梁德青研究员、比泽尔制冷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技术及培训高级经理王玉成先生。研究生组评委分别为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秘书长/教授级高工张朝晖先生、华中科技大学陈焕新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马国远教授、武汉纺织大学张昌教授、湖南大学李念平教授。我校本科生1队获得了本科生组一等奖、2队获得了创新设计一等奖和本科生组二等奖,研究生1、2队获得了研究生组二等奖的佳绩。
华南赛区的决赛由比泽尔制冷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协办。比泽尔公司是总部位于德国辛德芬根的全球性压缩机研发及制造商,从事设计及制造压缩机、冷凝机组和压力容器已80年,这些产品以其高质量和高效率而享誉世界。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比泽尔的压缩机产品在冷冻、交通运输及舒适空调行业占有领导地位,各项压缩机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名列前茅。今年恰逢比泽尔进入中国20周年纪念,比泽尔期望通过此次竞赛的举办与大家分享自身企业的成功,同时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