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3人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4-03-31
文章来源:未知浏览次数:127
文件截图 吴波教授
张勤远教授 王聪教授

  

  近日,科技部公布2013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201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有3位教授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分别是土木与交通学院吴波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勤远教授、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聪教授。同时,华南理工大学还入选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于2011年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制定,包括设立科学家工作室、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任务,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指导下,由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其中,“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养和支持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引领相关行业和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领军人才。自2012年开始实施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共有黄飞等4人入选。“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则是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营造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突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难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2013年度共评选出38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图文/通讯员 宁磊 科技处 孙峰 人事处 编辑/卢庆雷)


附:人员简介

  吴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多年来扎根于结构耐火、结构抗震、废弃混凝土循环利用等研究领域,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标准,主持了摩擦消能器在我国的首例减震工程应用,实现了建筑结构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的首例工程应用。其研究成果先后发表SCI/EI(光盘版)收录论文90余篇,他引21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出版专著2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张勤远,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多年来致力于光子玻璃、稀土光功能材料与器件等前沿基础问题研究,研究工作在Prog. Mater. Sci.、Mater. Sci. Eng. R: Reports、Appl. Phys. Lett.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SCI他引30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先后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第12届丁颖科技奖等。
  

   王聪,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IEEE 神经网络与学习系统汇刊、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期刊编委。多年来从事智能控制、动态模式识别、振动故障诊断等方向的研究,提出适用于动态环境的机器学习新理论——确定学习理论,在航空发动机喘振提前检测、心肌缺血/冠心病/心肌梗塞早期诊断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SCI他引逾 200次。在美国CRC出版社出版 《Deterministic Learning Theory》 英文专著1部,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