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李志远教授学术报告的通知
报告题目:从全谱段白光激光到单分子拉曼检测
报 告 人:李志远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
邀 请 人:马於光 院士
报告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上午10:00
报告地点:北区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W301会议室
报告摘要:
光学的基础知识及其技术应用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报告将介绍我团队近年来在两个重要前沿科学问题上的研究进展:全谱段白光激光的创制和单分子拉曼检测的实现。自2014年起,团队基于独特设计的啁啾铌酸锂非线性晶体(CPPLN),渐进式地提升白光飞秒激光的转换效率、频谱带宽、脉冲能量、光谱平坦度等重要技术指标,最终于2025年初提出以中红外飞秒强激光为泵源,二阶三阶非线性协同的高次谐波上转换+脉冲内自差频下转换的原创性策略,成功实现了单脉冲能量mJ量级、带宽涵盖200-25000 nm、光谱平坦度优于20dB的深紫外-可见-中远红外全谱段白光激光,综合技术指标远超过同类型超连续激光装置水平,并开辟了高速摄谱技术和泵浦-探测超快光谱技术的新天地。自2005年起,团队深挖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基础物理,在过去几年里聚焦拉曼散射电磁场增强和化学增强的潜力及其协同作用机制,发明了等离激元纳腔-二维材料SERS基底,发现了原创性的库仑力驱动的分子-热点自发配对机制,实现了对RhB/R6G/CV等标准拉曼分子15个数量级的拉曼信号增强、低至10-18mol/L的检测灵敏度、以及快至50ms的拉曼成谱时间,突破了制约高质量SM-SERS的一个关键性技术瓶颈,大大降低了单分子拉曼检测的门槛。
报告人简介:

李志远教授199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1999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物理所。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1年度获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入选2014和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以及2016-2024年中国高被引科学家。2004-2016年任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组长,2016年10月起任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副院长。从事微纳光子学、非线性光学、激光技术、拓扑光子学和量子物理中的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近30年,已在PRL, Sci. Adv., Nat. Commun., JACS, Adv. Mater., Nano Lett., ACS Nano, Light, PhotoniX, OEA等物理学、光学、化学和材料学重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40篇,被SCI引用35,000次,H-index为94,在国际国内重要的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130多次。现任教育部物理学教指委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