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贵州师范大学毕津顺教授和艾尔肯·阿不都瓦衣提研究员学术报告的通知

2025-09-17 10

 

报告题目1:新型IGZO器件制备、性能优化与可靠性研究


报 告 人:毕津顺 教授(贵州师范大学)


报告时间:2025年9月18日(星期四)下午3:30-4:30


邀 请 人:黄飞 教授


报告地点:北区科技园1号楼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502会议室


报告摘要:

本报告围绕优化IGZO器件关态漏电流这一挑战,深入分析了关态载流子的传输机制,研究了器件关态漏电流的工艺依赖性,并提出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在不影响其它电学特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针对IGZO器件关态漏电流的优化工艺方案。

为全面提升IGZO器件的综合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氧辅助氢自适应掺杂方法。该方法通过协同优化IGZO薄膜中的氢杂质和氧空位缺陷,实现了不同区域的可控掺杂,全面改善了阈值电压调控、亚阈值摆幅、输出特性及性能均匀性,达到了同类器件的最佳水平。

本研究还探讨了非晶IGZO薄膜晶体管在不同偏压条件下的总剂量辐射效应,利用TCAD工具分析其退化机理,并提出了抗辐射加固方案。此外,系统研究了IGZO薄膜晶体管在宽温范围内的性能变化,结合亚阈值电流与温度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器件的退化机制,为推动IGZO薄膜晶体管在极端空间环境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个人简介:

毕津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大学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贵州师范大学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贵州省集成电路学会理事长,贵州省“百千万”人才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四川省特聘专家,中国核学会辐射物理分会理事,国家大科学工程“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用户委员会秘书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兼任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面向空间应用的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技术研究。主持重点研发计划、国防创新项目、预研项目、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10余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中科院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发表SCI期刊论文100余篇;著作4部,申请和授权专利共计100余项,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荣获2021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22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23年度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新奖一等奖和2024年度贵州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报告题目2:空间用砷化镓多结太阳电池辐射效应研究


报 告 人:艾尔肯·阿不都瓦衣提 研究员(贵州师范大学)


报告时间:2025年9月18日(星期四)下午4:30-5:30


邀 请 人:黄飞 教授


报告地点:北区科技园1号楼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502会议室


报告摘要:

由于高光电转换效率和优异的抗辐射性能,III-V族化合物多结太阳电池已成为众多空间飞行器的主要电源。其中,GaInP/GaAs/Ge晶格匹配三结太阳电池为目前普遍应用的电池类型。然而,此类电池其各子电池之间能带失陪结构,限制了电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随着航天器对大功率、低成本的轻型空间太阳电池阵需求不断增大,对在轨电源功率和抗辐射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空间太阳电池阵正在面临新的挑战。

本报告介绍空间用GaAs多结太阳电池研究现状,作者近几年在国家自然基金和其他科研项目支持下进行的相关工作,包括正向晶格失陪、倒置晶格失陪结构三结太阳电池,基于键合技术的四结太阳电池,柔性三结太阳电池等新型高效太阳电池制备、表征和辐射效应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个人简介:

艾尔肯·阿不都瓦衣提,男,贵州师范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贵州师范大学集成电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2002年在中科院新疆理化所获得硕士学位,2008年在芬兰阿尔托大学光电子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24年入职贵州师范大学。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目前主要从事III-V族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的辐射效应、高效砷化镓太阳电池辐射损伤机理分析、光伏技术应用等研究工作。国内外多家专业期刊审稿人,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北区科技园1号楼

电话:020-87113184 传真:020-87113184

邮箱:skllmd@scut.edu.cn

欢迎关注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