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未来之光 点亮科学梦想 实验室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活动

2025-06-24 1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国家科普号召,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于2025年5月12日至2025年6月6日,面向广大科技爱好者开展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科普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实验室参观、科普讲座、实验演示等形式,集知识与趣味为一体,带领公众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活动吸引了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汕尾市陆河县河田中学和广州市第二中学等多所中学的共130余名中学学子前来参加。

在成果展示厅,老师们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讲解指纹快速显现试剂、毒品检测试剂盒、细胞器荧光染料、柔性OLED显示等成果的研究背景与应用,让晦涩的科研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同学们对发光领域有了初步认知。

在科普讲座环节,樊宝兵教授以“太阳光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为主题,通过现实案例,主要介绍了可再生的太阳光在电子元器件中的应用,带领同学们了解太阳能资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以及太阳光与电子器件相结合形成的光电子器件,尤其是光伏器件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建筑集成和外太空方面的应用前景。

   樊宝兵教授作科普讲座

宋宏伟教授以“肥皂膜人工光合作用及时间分辨光谱”为主题,通过大量的图片,向同学们科普了自然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储存在化学键中的知识,介绍了利用肥皂膜与表面活性剂构造的人工光合体系,及其在“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战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宋宏伟教授作科普讲座

李远副教授以“神奇的有机合成和光电探测器”为主题,生动讲解了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有趣知识,包括有机化学的基本操作和有机半导体的合成和应用。

李远副教授作科普讲座

黄雄健副教授以“稀土掺杂无机发光材料”为主题,通过列举实例,向同学们科普稀土掺杂无机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制备方法、发展现状及应用,并展示了稀土掺杂荧光粉的光致发光以及无源光纤的导光性能。

黄雄健副教授作科普讲座

在实验演示环节,黄雄健副教授进行了“稀土掺杂荧光粉发光与光纤导光”演示:用紫外灯照射不同种类的稀土掺杂荧光粉,发出红、绿、蓝等不同可见光;将红光光源导入光纤一端,在光纤另一端观察到红光输出。梁立老师进行了“AIE绿色荧光磁性指纹粉末实操”演示:用磁性刷子蘸取少量AIE磁性指纹粉,在留有指纹的玻璃片上轻轻涂抹,即呈现出黑色的指纹图像,再用365 nm波长的紫外灯照射,可观察到清晰的绿色荧光。

老师们以渊博的学识,将深奥的科学理论转化为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实例。讲座现场,同学们积极提问做笔记,老师们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讲座现场气氛热烈。

同学们在这里不仅了解了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科学研究发展历程,实验室研究方向、建设成就等知识,还通过理论小讲座、动手操作等近距离感受到了光的神奇魅力,激发出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纷纷表示今后要认真努力学习,把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实验演示

实验室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科研普及。据统计,2023年以来,实验室平均每年举办科普活动25场,年均服务公众300余人,人员类别包括学生群体、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及企业等社会各界。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北区科技园1号楼

电话:020-87113184 传真:020-87113184

邮箱:skllmd@scut.edu.cn

欢迎关注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