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浸会大学朱福荣教授学术报告的通知

2023-12-11 330

报告题目:多光谱有机光探测器及其应用

  人:朱福荣 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

  人:黄飞 教授

报告时间:20231211日(周一)上午10:30-12:00

报告地点:北区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502会议室


报告摘要

光探测器作为一种电子信息器件,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比如在近红外成像、环境污染探测、现代农业、医疗健康、安防检测和光通讯等诸多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商业化的近红外光检测技术主要是基于加工复杂、成本高的无机半导体。有机半导体具有能级与带隙可调的特性,在柔软性、光电特性调节的灵活性、生产成本等众多方面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

有机光探测器的响应光谱取决于活性层材料的光吸收范围和器件内的光场分布。探测单一寛光谱波段的有机探测器已有广泛的报导。如要实现两个不同波段光信号的独立探测,则需使用两个光探测器,结合分光器件或者滤光片组件来实现,这种方法往往会增加探测器的结构尺寸和复杂度。我们提出一种可电压调控切换光谱响应的多模光探测器,无需外置滤波片,通过改变驱动电压,可独立、分别实现对两个波段光信号的选择性探测。使用50%占空比方波电压供电时,光探测器显示出宽光谱响应实现多光谱检测。多光谱有机光探测器具有光谱选择性强、驱动电压小、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结合有机光探测器的高响应度、低成本可溶液加工、可大面积制造、柔软性等优点,为开发具有光谱选择性响应的智能化、高集成度的光谱探测技术提供了新方法。

我们开发了一种便携式水果品质检测仪, 可快捷检测水果内部品质(如糖度、酸度和含水量等),为农产品检测提供安全无损、便捷、高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结合算法、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实现水果内部品质可视化和可溯源水果品质检测解决方案。期待多光谱有机光探测器检测技术能为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一个更轻巧、便捷、有效的水果品质无损检测和便捷的物联网(IoT)解决方案。


个人简介:

朱福荣教授现任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 先进材料研究院(Institute of Advanced Materials)主任, 有机电子卓越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Organic Electronics)主任。朱福荣教授于1983年和1986年,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1994年获得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 (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 物理系博士学位。于1993至1995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至1997年,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Murdoch University)物理系任研究员,从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矽薄膜器件的研究工作。1997年加入新加坡材料研究院。从2005年起担任研究院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研发部门主管。 2009年9月加入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任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有机近红外传感器及应用; 2)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3)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及白光照明;4)有机光电器件物理、表面和界面物理。2019年获香港创新及科技基金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支持,成立初创公司-宏视科技有限公司(Crimson Vision Technology Limited, https://www.crimsonvision.com.hk/),基于有机电子的学术科研成果基础,开发便携式有机近红外传感器,应用于近红外可视,生物成像,农业,环境和健康监测。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北区科技园1号楼

电话:020-87113184 传真:020-87113184

邮箱:skllmd@scut.edu.cn

欢迎关注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