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第十八期“发光明师讲堂”
12月17日,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第十八期“发光明师讲堂”,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教授,为师生作主题为“厚植关键核心根部技术,打造柔性电子全球高地”的报告。
此次报告由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於光院士主持,马於光院士对黄维院士的再次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黄维院士本次报告的主题。
黄维院士作报告
在报告中,黄维院士结合自己对于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和认识,讨论了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背景和发展方向。
黄维院士首先分析了我国在发展柔性电子产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他指出:当前,我国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颠覆性科技创新是打破西方国家遏制我国崛起的根本出路。柔性电子作为一种其性能与传统微电子相当的全新技术领域,具有可变形、便携、轻质、可大面积应用等特性,是高度交叉融合的颠覆性科技形式,将引领我国科技发展,重塑国家竞争力,并成为国家支柱产业,有力助推我国从大国到强国的跃变,对改变全球经济、利益和安全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接着,黄维院士介绍了他们研究团队“献身科学,追求卓越”的团队文化,鼓励更多的青年科学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坚持科学的质疑精神。
在提问交流环节,现场师生和黄维院士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黄维院士简介:
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亚太材料科学院、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巴基斯坦科学院、欧亚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地区工程组织联合会(FEIAP)主席,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有机电子学科、塑料电子学科和柔性电子学科的奠基人与开拓者,被业界誉为“柔性电子学之父”。中国化学会会士。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四次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六次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成果入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世界顶尖期刊Nature、Science、Nature Electronics、 Nature Energy、Research、npj Flexible Electronics等发表研究论文900余篇,h因子为150,国际同行引用逾10万次,获多国授权的发明专利360余项,出版了《有机电子学》《生物光电子学》等多部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