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有机光电学术讲座第四十八讲的通知
报告题目1:水醇溶共轭聚合物在光催化制氢方面的应用
报 告 人:胡志诚 博士
报告时间:2021 年 10 月 29 日 (周五)下午15:00-16:00
报告地点:北区科技园1号楼国重N308A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胡志诚,2012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2~2017年在黄飞教授指导下开展博士阶段工作,于2017年6月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目前是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兴趣是水醇溶共轭聚合物及其应用。
报告摘要:有机半导体在光催化制氢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开发用于光催化制氢的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仍然存在一些挑战。我们通过侧链修饰的方法获得了一系列新型共轭聚合物作为光催化剂,显著提高了共轭聚合物的光催化制氢效率。研究表明,水醇溶侧链可以与助催化剂相互作用,提高从共轭聚合物在助催化剂之间的电荷转移。此外,增强聚合物共轭主链间相互作用,能够促进电荷传输,提高光催化制氢效率。我们还构筑了给/受体异质结用于光催化应用,实现了光催化制氢性能的极大提升。该系列工作为新型有机光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报告题目2:有机聚电解质界面层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
报 告 人:冯闯
报告时间:2021 年 10 月 29 日 (周五)下午16:00-17:00
报告地点:北区科技园1号楼国重N308A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冯闯,2019年9月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何志才教授。主要开展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界面修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实验表征进行有机电解质类界面材料和电极间相互作用微观机理的研究,目前在 Langmuir 和Solar RRL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篇。
报告摘要: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界面修饰层可以有效地减少界面接触势垒,减少表面缺陷,甚至提高器件的内建电场。但是,人们对界面层的偶极形成机理的认识并不深入,使得界面层材料和器件的进一步优化变得困难。本报告介绍了如何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实验表征开展有机电解质类界面材料(PFN和FPyBr)和电极间相互作用微观机理的研究,详细研究了电子传输层对电极的修饰的作用机理,对界面材料的设计以及应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Ag诱导PFN-Br复合界面,并成功制备出了高效且稳定的倒装有机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