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南方科技大学夏海平教授学术报告会的通知
报告题目:聚碳龙 – 过渡金属d轨道参与共轭的大Π体系
报 告 人:夏海平 教授
邀 请 人:黄飞 教授
报告时间: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上午10:00-11:30
报告地点:北区科技园1号楼发光国家重点实验室502会议室
报告摘要:
碳是无机、有机的分水岭元素。传统地,碳是有机、高分子化学的主角。而在经典配位化学中,与金属配位的元素通常是氮、氧、硫、磷等“杂原子”,碳原子一般做配角。夏组发现了一系列稳定的由寡聚炔碳链作为配体螯合过渡金属的配合物(命名为“碳龙配合物”)或聚合物(命名为“聚碳龙”)。挑战休克尔规则与三个世界纪录,建立了富有特色的“碳龙化学(Carbolong Chemistry)”。龙是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long”取自于“龙”的汉语拼音。碳龙配合物和聚碳龙因金属直接嵌在全共轭稠环骨架内,金属的d轨道参与共轭,其性能与传统有机、高分子共轭体系很不一样。具有宽、强的吸收光谱,吸光后,除了有光、电、热3个能量出口外,有时还会发出超声波。在太阳能利用、小分子活化、催化、锂-氧电池、高分子材料修复、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报告专家简介:
夏海平博士,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Chair Professor)、深圳Grubbs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夏海平博士,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Chair Professor)、深圳Grubbs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983年、1986年厦门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曾从事聚乙炔和基团转移聚合研究,近20年也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研究。2018年入职南方科技大学。目前主要从事无机、有机、高分子交叉学科研究。重点研究以碳为配位原子的非经典配位化学、非经典芳香化学。2013年所主持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4年Angew. Chem. Int. Ed.杂志“人物专访”栏目做了个人专题介绍,所主持的成果 “碳龙化学”2016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最近入选国际经典有机化学教科书《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第八版,已有6种“碳龙试剂”进入百灵威试剂目录销售,2016年获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获201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通讯作者论文被Science、Science Shot、Science Daily、Nature Chemistry、Nature China、C&E News、Noteworthy Chemistry、Chemistry World等国外科技媒体专题报道30多篇次。课题组网页:http://hpxia.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