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孟庆波学术报告的通知
2014-10-11
68
关于举行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
孟庆波学术报告的通知
主 题:新型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器件集成
主讲人:孟庆波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时 间:2014年10月13日 10:00AM
地 点:北区科技园一号楼国重501报告厅
摘要:
将太阳能转换成高品质电能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来实现的,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多种多样,但目前仍然无法实现其大规模应用,关键在于过高的成本。因此,发展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近年来科技界的研究热点方向之一。
经过多年努力,人们在新型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包括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为新型太阳能电池走向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告将简要介绍这些新型太阳电池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中科院物理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太阳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在这一领域的一些工作,包括新型太阳电池关键材料的制备、优化以及电池模块设计及系统集成等。同时,对新型太阳能电池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也给以中肯的评述。
简介
孟庆波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7年吉林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1997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9-2002年分别任日本科技厅特别研究员(STA Fellow)、东京大学和日本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专任研究员。2001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5年中科院“百人计划”优秀奖,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东京理科大学校长奖,2013年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目前主要从事太阳能材料的制备、物性研究及器件集成等,包括纳晶染料敏化、量子点和钙钛矿太阳电池材料的制备和器件集成、协同自组装方法制备光子晶体和新型可见光分解水制氢催化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等。近年来,在国际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40余篇,文章被引用3800余次,个人h因子为36。申请6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33项已获授权。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作邀请和大会报告60余次。目前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和光伏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三、十四届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和“Gree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