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南开大学宋礼成院士学术报告会的通知

2013-04-03 288

关于举行南开大学宋礼成院士学术报告会的通知


 

报告题目:氢化酶仿生化学研究

报告人:南开大学宋礼成院士

报告时间:2013年4月15日上午10:00

报告地点:光电楼二楼大教室

报告人简介:

        宋礼成,1937年生于山东济南。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1981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学系作访问学者,199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作访问教授,1992-1997年任美国 ”Organometallics” 编委,现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和上海有机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长期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编写《金属有机化学》(1989年出版)和《金属有机化学原理及应用》(2012年出版)两本教材,其中《金属有机化学》于1992年获国家级优秀图书奖。1993年获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天津市一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在金属有机化学、原子簇化学、富勒烯化学和氢化酶仿生化学研究中,发现了多种金属有机新试剂、新反应及新合成方法,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至今在Acc. Chem. Res., JACS, Angew. Chem., OM, Inorg. Chem.等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并大量被他人引用。1989-1999年获三项国家教委和教育部科技进步 (自然科学类) 二等奖,2005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获中国化学会第一届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

 

报告简介:

        氢化酶(hydrogenase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微生物体内的一类含金属的生物酶,根据氢化酶活性中心所含金属种类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FeFe]-氢化酶和[NiFe]-氢化酶。近年来 [FeFe]-氢化酶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这主要是因为[FeFe]-氢化酶可以高效快速地催化质子还原成氢气。人们期望通过研究[FeFe]-氢化酶的仿生化学, 最终能合成出一种像天然氢化酶那样的人工酶产氢催化剂, 以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众所周知,氢气同煤和石油等矿物资源相比,是一种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而且还可以再生的高效燃料。

本报告主要介绍我们研究组近十年来在[FeFe]-氢化酶仿生化学研究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

1. 丙撑桥活性中心模型物的研究

2. 氧杂丙撑桥活性中心模型物的研究

3. 硫杂丙撑桥活性中心模型物的研究

4. 含卟啉及金属卟啉活性中心模型物的研究

5. 含富勒烯活性中心模型物的研究

本报告主要内容涉及这些新型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方法,结构鉴定及其催化产氢功能。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北区科技园1号楼

电话:020-87113184 传真:020-87113184

邮箱:skllmd@scut.edu.cn

欢迎关注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