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过科技部验收
验收会现场 实验室主任曹镛院士做验收汇报
傅小锋处长讲话 验收专家进行实地考察
12月11日,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对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建设的“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佟振合院士带队的九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广东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巡视员张明,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章熙春等出席了验收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科技部和学校相关部处学院负责人、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
专家组认真审阅了实验室的相关验收材料,听取了实验室主任曹镛院士的验收汇报,考察了实验室设施和相关设备情况。经问题答疑和专家讨论后,验收专家组高度肯定了实验室两年来的建设成效,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建议依托单位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提高实验室在相关领域中的国际影响力。
张明指出,科技厅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光电材料与器件领域的自主研发工作,相关研究和发展领域被列入《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大力发展的高技术产业中,广东省也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创造更加优越和有利的条件。
雷朝滋对实验室在获批建设仅两年多就获得了验收通过,评估优秀的好成绩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和相关部门对高校科研基地建设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实验室能够进一步强化优势,成为发光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国际顶尖实验室。
科技部基础司基地建设处处长傅小锋在讲话中再次高度肯定了实验室在建设期内所做出的优异工作,并对实验室在吸引国际国内拔尖青年博士后等流动科研人员、促进学科交叉、加大青年科研人员培养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议。他希望实验室继续努力,把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成光电功能材料领域国际一流科研基地。
附: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介绍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在建设期间,实验室新增了包括“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50项。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发表SCI收录论文296篇,其中在Nature Photonics等杂志发表影响因子大于9.0的论文24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全印刷的发光器件及彩色显示屏,两次发表科学文献中报道的单结聚合物太阳电池效率的世界最高纪录;在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近红外量子裁剪发光、MOTFT-AMOLED显示技术研究与集成等方面,都取得国际领先/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40项,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篇,1项研究成果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实验室研究队伍人员结构合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为主体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建设期间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广东省杰青2人;获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2个,引进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1个;建设期内学术交流广泛,多次承办了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与多个国际知名实验室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扩大了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