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柿

2020-03-07 1113

基本信息

  • 职称:教授

  • 办公地址:北区发光全重室N301

  • 电子邮箱:msyes@scut.edu.cn



研究方向

无机光功能材料与器件              

招生专业

硕士生

博士生

材料学

材料学、材料与化工


教育与工作经历 

2000/09-2004/07,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

2004/09-2009/07,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

2009/09-2011/08,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

2011/09-2012/07,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2012/08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15/08-2015/09,荷兰Utrecht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2016/07-2016/08,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科研与教学情况

主讲本科生基础课《物理化学》(上册),研究生课程《无机发光材料导论》。

主要开展稀土/过渡金属发光材料及其器件化、功能复合化的基础研究,以多角度、多尺度研究材料结构-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应用领域包括激光、白光LED、无机多功能耦合光电器件、发光防伪等。研究兴趣:(1)稀土发光的视角研究固体中的热致离子迁移包括用稀土发光来探讨激光玻璃中的质点运动、结构弛豫、玻璃转变等,及离子迁移对光电性能的影响;(2)磁性离子间的自旋相互作用对发光的影响,特别是与自旋组态相关的发光动力学行为;(3)掺稀土低维/多孔复合材料体系的组装、界面及其光学性质。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Adv. Sci.、J. Phys. Chem. Lett.等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被引用8000余次(截止2025.9)。编著出版学术专著一本,申请专利28项,授权专利1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曾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曾获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稀土之光”青年科技奖二等奖等;学术兼职包括中国稀土学会稀土晶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发光学报》和《稀土》青年编委等。

标志性成果

1.提出并验证用稀土发光原位地探测发光/激光材料微结构变化-热致组分离子的迁移,为解决难以原位监控光功能材料与器件热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发现了动态的缺陷可显著提高材料发光抗热猝灭性能并提出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诠释。

2.利用光-磁、磁-光测量技术阐述过渡金属Mn2+离子之间的磁相互作用与发光衰减、激发态能量迁移与热猝灭之间的联系。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北区科技园1号楼

电话:020-87113184 传真:020-87113184

邮箱:skllmd@scut.edu.cn

欢迎关注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