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简报2016年第1期(总第29期)
摘要: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曹镛院士团队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曹镛院士团队主持完成的成果“实现高效率有机太阳电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及器件结构”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曹镛院士团队自2010年后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
本次获奖成果属于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领域,主要完成人为曹镛院士、吴宏滨教授、黄飞教授、陈军武教授和何志才副教授。为解决制约聚合物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提高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从材料和器件两方面提出了原创性的新策略,并取得了重大的研究进展,多次在文献中公开报道单结聚合物太阳电池器件效率的世界最好水平,引领和推动了该领域研究不断上升到新台阶,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发表SCI论文120篇,8篇代表论文被他人引用2300余次,单篇最高SCI他引1100余次。已获发明专利授权7项。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1月4日,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了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党志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唐本忠院士,副主任南策文院士、田禾院士,委员祝世宁院士、李永舫院士、欧阳世翕教授、杨柏教授、庄严教授、曹镛院士、马於光教授、邱建荣教授、彭俊彪教授,清华大学段炼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董建华处长,华工科技处马卫华处长,及室务委员会成员、国重室中青年学术骨干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教授主持。党志副校长祝贺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国重室主任马於光教授做了2015年度工作汇报,向学术委员会详细汇报了2015年度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马东阁研究员、彭明营教授、陈军武教授、苏仕健教授和赵祖金教授分别汇报了实验室代表性成果。委员们对实验室在2015年度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国重室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年度学术交流会
1月8日、9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办、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面向能源的光电转换材料”2015年度学术交流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基金委“面向能源的光电转换材料”重大研究计划的指导专家组成员及项目负责人等100多人参会,深入交流和讨论了该领域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
会议开幕式由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马劲处长主持,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车成卫副主任发表了讲话,预祝此次学术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各项目负责人分别就各自承担的项目做了交流报告,简要总结了2015年的研究进展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并回答了相关提问。
9日上午,基金委 “面向能源的光电转换材料” 重大研究计划的指导专家组会议在国重大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指导专家组组长许宁生院士、副组长黄维院士,专家组成员曹镛院士、李述汤院士、祝世宁院士、帅志刚教授、汤子康教授,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车成卫副主任、马劲处长等出席。专家们就如何更好地实施“面向能源的光电转换材料” 重大研究计划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并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
美国工程院院士、OLED 发明人邓青云教授应邀访问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学术报告
1月16日,美国工程院院士、OLED 发明人、美国Rochester 大学邓青云教授应邀访问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彭俊彪教授的主持下,邓青云院士为国重室师生做了题目为“Review of OLED material and device Issues”的学术报告。邓青云院士从OLED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OLED发展的历史及其现状,分析了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着重讲解了若干个OLED 进一步产业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他个人的研究经历和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关于OLED 寿命影响因素的研究心得,指出器件界面层的物化特性对器件的寿命影响重大;同时指出蓝光材料的较高的光-电转换能和较低的分子键能之间的矛盾是影响蓝光器件寿命的重要因素。
报告前,曹镛院士陪同邓青云院士参观了国重大楼。
彭俊彪政协委员参加省政协会议积极建言献策
1月23-2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在广州隆重召开。会议上,委员们听取和审议了政协主席王荣所作的政协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彭俊彪委员就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广东理工类院校的建设以及广东人才政策问题接受了南方杂志社的采访。
省委书记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希望政协各级组织和广大委员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优势,认真履行职能,为新阶段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政协委员们还列席了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大会,听取了省长朱小丹作的省政府工作报告。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刘佰全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
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2012级博士研究生刘佰全被评为2015年度“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刘佰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2012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彭俊彪教授,邹建华博士协助指导。作为第一作者,刘佰全发表25篇论文(SCI 16篇),发明专利3项。其中2014年SCI一二区7篇,三区3篇,EI 1篇,专利1项。2014年成果先后被Nature Photonics收录为Research Highlight,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并被推荐在国际、国内顶尖会议做口头报告。参与研发我国新型氧化物TFT技术的首款柔性彩色AMOLED显示屏。
唐本忠院士为华工学子做“创新研究三部曲”报告
“If you want to run fast, run alone。If you want to run far, run with others!”(独行快,众行远。)1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为300多名华南理工学子送上谆谆教导。 讲座伊始,唐本忠院士向现场学生解答了“为什么要做研究”、“做什么样的研究”、“怎么去做研究”,并根据自身的研究经历总结出创新研究三部曲:发现新现象,发掘新问题;提出新概念,建立新模型;开发新应用,开拓新领域。他启示同学们在做研究的时候,要密切关注“大惊小怪”的现象,在科研工作中要擅于发现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自然现象,要大胆颠覆旧观念,提出新概念,建立新模型。
通过本次讲座,广大同学认识到,在做科学研究时,要力争创新,要敢于颠覆“众所周知”的传统观念,敢于挑战教科书传授的常识或教条,敢于开拓并引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发挥团队精神,力争走得“又快又远”。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网站顺利开通
随着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推进,原有的国重室网站已越来越不满足工作需求。国重近期完成了新网站的建设。新网站还是应用原来网址:www.skllmd.com,新增的主要功能有:一是新网站分外网和内网,外网供访客浏览,内网内部通知并可以维护管理个人主页;二是有关个人及团队的信息(如论文、专利、项目、获奖等)均可以在个人主页上浏览;三是访客可以很方便访问某位老师个人主页(方法一:在主页下通过“科研团队”下拉菜单链接,方法二通过输入主页网址加左斜杠加查询人姓名全拼)。
新网站的开通,促进了内部交流,加强了对外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