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简报2015年第5期(总第26期)

2015-11-24 477


摘要:

华南理工发光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10月1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姚建年院士率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一行对华南理工大学“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创新研究群体进行实地考察。该创新研究群体是华南理工大学获批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校党委书记杜小明,副校长章熙春,创新研究群体骨干成员,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相关部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姚建年对该群体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群体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自然形成,具有深厚的学科基础、扎实的研究积累和优良的群体创新文化。该群体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开展前沿与创新研究,已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群体的建设目标合理,思路清晰。作为华南理工获批的第一个群体,他建议学校从政策上给群体更大的支持,以促进群体更好发展,成为学校创新群体建设的标杆。同时,他希望群体的建设充分结合学科发展,强化原始创新,产出更多更好的高水平原创性成果。
杜小明代表学校对基金委多年来对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已形成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基础研究队伍。学校将全力支持该创新群体的建设,并希望创新群体再接再厉,取得更多创新成果。
该创新群体依托“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包括马於光教授、曹镛院士、彭俊彪教授、黄飞教授、吴宏滨教授、陈军武教授,其中院士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该群体主要研究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基础科学与技术问题,以溶液加工器件(发光与光伏)的高性能化为主要目标,开发了多种新型发光与光伏材料体系及特色的共轭聚电解质界面材料。首次实现发光器件及显示屏的全打印制备(含金属电极),获得国际同期文献中公开报道效率最高的单结聚合物太阳电池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骨干成员近五年在本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80余篇,他引总次数超过8170次,其中3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有影响力科学研究论文,1项成果获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2年度),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珠海市委常委刘佳一行来访发光材料国重室
10月10日上午,珠海市委常委、横琴新区党委书记刘佳一行来访华南理工大学。在副校长章熙春的陪同下,参观了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马於光教授向来宾介绍了发光材料国重室的研究方向、团队建设、科研条件、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刘佳书记高度赞赏发光材料国重室取得的成果,并邀请国重室的相关成果落户位于珠海的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发光材料国重室唐本忠院士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9月23日,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第十五批广州市荣誉市民的议案》,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中科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77级高分子系校友唐本忠在内的 15人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发光材料国重室秦安军教授荣获201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近日,201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正式公布,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国重室秦安军教授榜上有名,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截至目前,发光材料国重室杰青总人数已达11人。秦安军教授是2012年首批国家优青获得者。目前,全国高校中仅有18位首批国家优青获得者入选2015年国家杰青。

发光材料国重室杨中民教授获聘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9月上旬,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5年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专业)和聘任人选名单。华南理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环境科学、物理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物理化学、光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共7个学科(专业)设置珠江学者岗位,发光材料国重室杨中民教授榜上有名。

发光材料国重室主要研究进展介绍
1.AIE纳米聚集体实现酯酶的比率型检测
2.卟啉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的添加剂效应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北区科技园1号楼

电话:020-87113184 传真:020-87113184

邮箱:skllmd@scut.edu.cn

欢迎关注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