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简报(2013年第7期)(总第十一期)

2013-09-30 419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简报


 


(2013年第7期)(总第十一期)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简报(2013年第7期)(总第十一期)完整版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简报(第十一期).doc


 


摘要:


实验室一论文入选“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9月27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中国国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和中国科技期刊相关指标。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1篇论文入选“2012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由吴宏滨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何志才等人在《Nature Photonics》发表的论文《Enhanced power-conversion efficiency in polymer solar cells using an inverted device structure》,当年即被引用53次,成功入选“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值得一提的是,该课题组连续两年榜上有名,何志才博士等(通讯作者吴宏滨教授)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的研究论文Simultaneous Enhancement of Open-Circuit Voltage,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and Fill Factor in Polymer Solar Cells入选 “201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9月5日下午,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钟小平一行前来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调研柔性AMOLED显示屏技术。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章熙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镛,材料学院和科技处负责人等接待了调研组一行。


曹镛院士和彭俊彪教授介绍了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并在章熙春副校长等陪同下参观了位于广州科学城的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和新视界公司。彭俊彪教授及王磊副总经理介绍了柔性AMOLED显示屏、新型金属氧化物TFT背板、柔性白光OLED照明器件等最新研究成果。


钟小平高度肯定了发光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在这一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他勉励科研团队继续发挥优势,紧盯科学前沿和产业需求,为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相关部处的支持帮助下,化学合成室工程建设克服了种种困难,历经近一年时间改建完成。


化学合成室位于实验大楼四、五、六层,共有57个房间,实用面积2700平方米。近日,化学合成方向的师生将陆续搬迁到新实验室,科研条件显著改善。


 


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申请报告提交


经过两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将迎来验收。建设期间,实验室接近完成并在一些方面超出了当初的建设任务。为争取在规定时间内(2013年10月)完成验收,验收申请报告已经在日前上报主管部门-教育部。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北区科技园1号楼

电话:020-87113184 传真:020-87113184

邮箱:skllmd@scut.edu.cn

欢迎关注发光材料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