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杨梅教授团队在CSSCI顶级刊物《外语教学与研究》再度发文,杨梅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续论的外语教学法理论构建与应用研究”再添重量级新成果。文章标题为《隐性学能研究前沿》,第一作者为我院二年级博士研究生严晓朦,通讯作者为杨梅教授。
续论(the Xu-argument)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初明先生于2016年提出,旨在解释语言学习的机制和规律、指导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创新,被誉为“融通中外”的新中国应用语言学代表理论之一。2022年,杨梅教授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刊文《续促互动 互动促学》,创新性提出“续能”概念,倡导对二语学习者“以续促学的能力”开展研究,深入推进基于续论的外语教学法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续能概念提出以来,杨梅教授与团队研究生郭绮颖、何智灵、严晓朦、尹梓为等积极创新,在续能构念、隐性学能、互动能力、续说策略等领域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隐性学能研究前沿》的刊出,是推动续论研究与学能研究结合的重要一步,为续能研究的创新发展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发展,组织科研攻关,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跨文化与翻译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四个学科方向硕果累累,进步卓然。应用语言学团队在“基于续论的外语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上做出了贡献,充分体现出外国语学院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外语教育知识体系不懈努力、长期耕耘的信心和能力。
成果摘要
《外语教学与研究》是教育部主管、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外语类学术期刊,著名学者王佐良、许国璋等曾先后担任期刊主编。该刊是外国语言类期刊中唯一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权威期刊”、教育部高校社科学报名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该刊影响因子长期高居外语类期刊榜首,2024年度复合影响因子为2.095。
《隐性学能研究前沿》发表于《外语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1期。文章全面梳理了隐性学能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隐性学能的概念及测量方法,总结了隐性学能的研究价值,分析了隐性学能研究存在的构念不统一、理论建设薄弱、部分测量工具的信效度低、研究结论不一、诸多话题亟待探索等问题。文章指出,未来研究应关注不同母语背景、语言水平、语言学习经验、起始年龄和教学条件的学习者,提高受试的同质性,针对不同目标语言和目标内容,结合不同教学措施,选择信效度高、符合隐性学习特征的测试工具,共时与历时研究并行,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隐性学能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简介
杨梅,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夏威夷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续论研究室研究员、中山大学中文系校外行业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鉴定专家。曾任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国际中文教育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其它项目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华南理工大学教学“南光奖”“最受欢迎的研究生导师奖”等。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世界汉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外语导刊》《中国应用语言学》《当代外语研究》《汉语学习》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语言涌现视角下的英语冠词二语习得研究》;主编教材《英语读后续写教程》,参编教材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