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综合新闻
“古籍脱酸增强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通过验收
上传:2024-07-16 10:42:31  浏览量:154

6月11日,广州市重大科技项目“古籍脱酸增强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验收会议在造纸D楼306会议室举行。来自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档案馆、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农讲所纪念馆等文博领域的专家,以及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岭南文献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张建功主持。

项目验收会现场

会上,学校科研院韩双艳副处长发表致辞。韩双艳指出,由我校樊慧明教授领衔的“古籍脱酸增强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项目,依托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瞄准文献保护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方面的重大需求,开展了纸质文献原生保护、预防性保护、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核心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科技助力。

项目委托单位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副主任颜运梅介绍了该项目的背景和目标。她指出,在《广州大典》编纂出版初始,樊慧明教授牵头组建“古籍脱酸增强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组,针对目前古籍、民国文献酸化严重、现有脱酸技术不足等难题,从根本原因着手,突破古籍脱酸增强关键技术与装备,从方法、材料、智能化批量化装备、科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延长了古籍和文献所蕴涵文化的生命力。

据悉,自承担该项目以来,樊慧明教授团队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在关键技术与装备方面获得了突破,获得批量国际国内专利授权,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古籍保护人才,建设了岭南文献保护研究中心等三个省部级文理交叉研究基地。充分体现了团队的交叉融合创新能力,以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初心。

樊慧明教授汇报项目完成情况

专家组现场考察

樊慧明教授在会上汇报了项目整体完成情况,包括纸质文献酸化老化机理、脱酸/增强化学品等方面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以及项目今后的工作任务、实施方案等。专家组通过详细审阅该项目相关资料,实地考察、评估项目的研究成果和经费使用情况,一致认为,该项目所提供的材料完整、数据可靠,成果突出、从机理研究、问题与对策、依据不同的装帧方式和文献特征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全面完成项目合同规定的各项研究内容和指标,同意“古籍脱酸增强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通过验收,并建议开展持续的研究,加强成果的推广应用。 (图/文 刘建安 张晓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