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综合新闻
助力广东省社科普及工作 “中华造纸术与文化科普基地”获批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标准基地
上传:2021-11-11 15:45:22  浏览量:272

近日,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2021年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认定名单,“中华造纸术与文化科普基地”获批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标准基地。

中华造纸术与文化科普基地依托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文献保护研究中心及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借助轻工技术与工程“A+”学科优势,让更多社会公众了解造纸、印刷、纸质文献保护技术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感受从传统到现代高科技的转变,了解纸的用途和作用,提升造纸术对文化传承作用的认知,增进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推动自然与人文学科融合创新发展。基地积极开展与造纸文化相关的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科普活动,推动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发展,实现科技创新成果 “走出去”,切实惠及广大公众。

2018年,基地先后开展了“实验室参观与手工抄纸”主题活动、“2018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华南理工大学分营”、“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等活动,取得积极反响。

2019年,基地不仅面向公众开展了“造纸与印刷的科学与发展”主题宣传活动、“传承纸文化”公众开放日活动等,而且先后联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参观学习,协同国内外高校举行“2019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连结粤港澳大湾区的10所“姊妹”中学举办“2019大湾区姊妹学校夏令学习营”活动,共同探索“纸”的科技奥秘。

2019年科普活动合影

2020年,基地一方面再次联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两批制浆造纸专业师生实验室参观学习,另一方面围绕“科技战疫,创新强国”主题,以腾讯会议为直播平台,组织策划了5场线上科普讲座,以“造纸与印刷的科学与发展”为主题开展2次线下科普活动。基地还面向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开设了通识课程《文化传承·古籍文物保护》。

2020年线上科普讲座

2021年,基地紧扣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百年征程,百年初心”第十一届学术季活动主题举办“保护党史文献,传承红色精神”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典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专家学者给师生们做了有关红色文献整理与保护等科普与学术研讨。

2021年学术研讨会开幕式

同年,基地还以“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为主题开展了“纸无止境、纸引未来”的线上加线下系列科普活动。线上科普讲座分为2场,一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讲座专场,二是面向制浆造纸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的学术讲座专场。线下科普活动除了参观讲解外,还有手工抄纸实践,让公众体会到了“从木到纸——纸是如何制作成的”。

2021年公众科普开放日活动

近三年来,基地对公众开展了30余次系列科普活动,每年专项的支持经费近10万元。活动面向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广大中小学生、大学生、文献保护与研究方面的图书档案等工作人员和普通民众,累积参与人数达3600余人。通过对我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史、传统与现代造纸印刷术的发展与应用、现代特种纸功能性材料的前沿科学、纸质文献的老化与保护技术等方面进行科普宣传,从而促进中华造纸印刷术与文化的传播,提高人们对重要纸质文献与档案资料的保护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基地曾获得CCTV-13新闻频道、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广东卫视、荔枝网、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南方都市报、广府新语、广州社科网等诸多媒体的广泛报道。

媒体平台报道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是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充分发挥社科普及基地的助阵作用,推动社科普及工作科学化、社会化、经常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此次全省范围内一共认定2家示范基地、296家标准基地、74家提升型基地以及61家孵化型基地,其中高等学校共获批各类基地60家,我校认定4家。(图/文 岭南文献保护研究中心及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