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综合新闻
我院2019级博士生卓浩获第十五届“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
上传:2020-09-27 12:11:23  浏览量:699

近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公布了第十五届“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的评选结果。我院2019级博士生卓浩获得第十五届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据悉,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每年评选一次,卓浩是此次我校入围并获奖的4位学生中唯一的研究生代表。


 卓浩,中共党员,19954月出生,2019级博士生。在Adv. Mater.Adv. Funt. Mater.Chem. Mater.J. Mater. Chem. A等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3篇,H因子14scopus数据库),以第一作者发表5SCI一区论文,其中一篇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两篇论文入选SCI数据库全球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申请发明专利2件。参与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州市科技计划等多个科研项目,分别主持了2017年和2019年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重点项目,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获得优秀结题。所在课题组团队获得2020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本人获得2020广东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木质纤维生物质化学与材料学术创新论坛一等奖,广东省第六届材料创新大赛总决赛二等奖,广东省挑战杯一等奖。曾获华南理工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取得华南理工大学二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等奖励。

    

    导师简介钟林新,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入选2017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2018年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2015年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主要从事生物质基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等项目10多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1篇,5篇论文入选SCI数据库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论文最高影响因子为27.398,发表论文的SCI他引1200多次;参编英文专著3部。多次荣获广东省“挑战杯”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材料创新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优秀指导教师、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指导本科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8篇。指导的研究生中,1名博士研究生获2019年何镜堂科技创新奖(全校共4个博士生名额)、4人次获国家奖学金、3人次获优秀博士创新基金、2人次获校长奖学金(2019年首次颁发)。


 

结缘轻工  优秀的开始


卓浩自小就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了兴趣,童年丰富的经历让他形成了独立而坚韧的个性和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卓浩,成为其成长道路上的助力。

卓浩的本科专业是我院的资源环境科学。他学习着如何将生物质资源(如农林废弃物)转化为化学品和先进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祖国的青山绿水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大学期间,一位严谨而又活泼的老师出现在他面前。钟林新老师的一句我特别想你读我的研究生,让卓浩走上了科研的道路。“学贵得师,亦贵得友”。一个好的老师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卓浩说:我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更像是师兄弟之间的沟通,毫无障碍,我们可以从田野聊到书籍,从对篮球的热爱聊到人生的理想。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给了卓浩自由的空间,放飞科研梦想。


艰辛与挑战


科研的道路布满荆棘。科研经历不足、如何平衡科研工作与本科的学习,和久而久之的枯燥成为卓浩面临的问题。这时是坚韧的性格和不服输的精神支持着他前行。从仪器的使用、基础理论的熟悉到实验操作的进行、数据处理以及论文写作,经过锤炼,卓浩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本科期间,卓浩通过结合自己的专业,利用生物质制备了具有优异性能的可持续碳材料,并发表了一篇SCI一区论文,此论文连续多年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研究生期间,他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等奖励。同时,卓浩和同学组成小团队,在科技创新上不断取得成果,取得了广东省第六届材料创新大赛无机非金属材料分赛区一等奖、广东省第六届材料创新大赛总决赛二等奖、广东省第十四届挑战杯一等奖等一系列奖项,并获得了国创优秀结题,获得了2017年和2019年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重点项目。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2016,卓浩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他加入了学院的“携手计划”帮扶小组,帮助同学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还参与了学院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如参加制浆造纸国际研讨会志愿者活动,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寒假期间,他积极参与了学校的畅谈华园,追逐梦想活动,在湘西母校洒下梦想的种子。此外,卓浩还乐于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在我院举办的多场研究生科研交流会中,卓浩将学术论文写作及期刊投稿经验与师弟师妹们分享,受到学院研究生的欢迎。

我希望成为一个传递正能量的人,不只是自身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把这份精神传递下去”,这是卓浩的选择。

 

突破自我  实现超越


跳脱的思维总是在“怂恿”他不断尝试。在一次实验中,卓浩随手将原料扔进了冷冻干燥机,神奇的是,这一步骤给材料赋予了一个新的性能——柔性。“能不能用现有的材料做出一个具有优异柔性的功能材料呢?”他立刻与导师讨论研究的可行性,并在导师的同意下,开始探索这个全新的领域。探索过程中,困难不断出现。从未接触过的仪器,不曾了解的原理,性能得不到提升,实验还面临着没有可用的仪器测试材料的疲劳性能的问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只能手动操作,一个材料需手动压缩10000次以上,一个材料就需要卓浩从早上八点一直重复到晚上十点。


     经过一年半的坚持,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一款生物质基柔性材料面世,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传感性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该成果最终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影响因子:27.398),并入选了ESI高被引论文。同时,卓浩还带领着实验室的研究小组,在生物质基柔性碳材料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带领团队发表高水平SCI论文8篇,其中6篇影响因子>108篇影响因子>8,申请发明专利4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99月,卓浩成为了一名博士生。有人说,科研是需要运气的。在卓浩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好运气,因为有好的时代、好的大学、好的导师和团队......但是,在运气的背后,有他为了摸索仪器的使用而废寝忘食,有他为了测试材料的不懈坚持,有他为完善图表而自学制图软件的刻苦努力,更有他的乐观心态和不被困难吓倒的坚强意志。2020年,他们在继续前进。(图文/ 受访者提供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