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日期:
2022-07-18
浏览量:
659

2022年7月6日下午,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医学院B2-513会议室召开会议,集体学习贯彻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本次学习由学院党委书记何东清同志领学,医学院负责人及副院长刘佳、张文清、辛学刚、林展翼(线上参会)、江新青、蒋开球、党委副书记曹家富、院长助理张译月、党政办主任魏先鹏、组织员宋应诺参加学习活动。



根据学院党委会要求,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会前自学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分享学习心得。何东清同志首先做了分享,她表示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在今年5月21日至25日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共有910名党员代表参加,代表全省570多万名党员,30.6万个基层党组织,高校代表团共有34名代表参会,代表全省27.12万名高校党员。

省委书记李希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报告。他从八个方面总结了广东省在过去五年的成果和进步,讲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省委书记李希介绍了过去五年取得成功的原因,未来五年继续取得成功的依据:首先要有政治保证,要不遗余力的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第二是要以更大的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未来需要完成的九项任务中,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摆在首位,说明湾区建设是重中之重。相比较于之前的前海、横琴方案,南沙方案更进一步,其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意义重大,而且政府正在推进清单式落实,确保工作有步骤见成效。九项任务中,教育位于第八点,虽然没有很大篇幅,但九项任务中均需要教育领域积极参与,赋能任务的完成。关于教育发展的内容也很明确,要求发挥重点实验室的作用,争取一批国家实验室在广东布局等等,都对高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希望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其提到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更需要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平台和品牌吸引力。中央也会给南沙很好的人才政策,这也是医学院发展的契机,是引进人才的机会。我们应该想办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发挥好人才的作用。近期,华工跟南沙合作,共建创新谷,选址在南沙庆盛区块,李卫青副校长也指示要争取将一些大项目建设纳入南沙创新谷落地。

张文清同志分享了学习心得。他表示香港科大落户广州、哈工大落户深圳,众多的资源正在粤港澳大湾区聚集,这正是医学院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应该想办法发挥优势、乘势而上。现在有众多内地和港澳的名校来广东办学,新的科研平台,如深圳湾实验室不断上马,为科学家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湾区内部的资源整合也在推进,以深圳湾实验室的同舟学者为例,他们正在想方设法的引智和整合资源,通过提供试验场地、办公场地、人力资源等,推动湾区年轻人的培养和未来智力资源的储备。

蒋开球同志谈到广东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其发展的逻辑是中央的支持、区位上的优势、广东人的务实的文化特质(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创造性强)、广东省减税降费力度大等。但现在也面临原创性不足、竞争力不足;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大,融合不足,贫困地区内生的动力不足。如何赋能广东发展,蒋开球同志认为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更好的发挥作用,作为高校,要更多的开放办学,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学者之间的交流。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来推动广东产业的升级?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大有作为。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方面?要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做好农村的规划,高校在高等教育中推动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做好人的文章,在农村发展好产业,提供农民收入才是王道。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城市文化要实现互融互动。推动大学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共荣。

曹家富同志汇报了其学习体会,其以其家乡粤西贫穷地区为例,汇报了目前广东在通过大项目落地粤东西北,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贡献。省委省政府在推动粤东西北的发展方面不遗余力,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视与追求,体现了广东省省政府在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发展的重要批示精神的努力,广东的未来发展一定会更加美好。

辛学刚同志分享了广深在区域发展方面的优势,学校和学院应该积探索如何充分抓住和利用这些优势。华工在华南地区的特色学校,如何将医学院的特色建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能抓住机会,在标杆性的成果方面实现突破,对我们意义重大。另外,在学科交叉方面,如何交叉,并没有成熟的方案,国家和学校都需要我们在一线探索和摸索。其本人将在校内外学科交叉工作方面积极探索,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

与会人员分别结合本职岗位的实际情况,逐一进行分享交流,并表示要积极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努力把学院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地址:中国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B2大楼

邮编:510006

电话(Tel):+86(0)20 81182623(办公室) 81182620(招生) 电子邮箱:scutyxy@scut.edu.cn

2009-2014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