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鸿论坛”第72场】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陈翔宇研究员学术报告
日期:2023-12-14 浏览量:10

报告人:陈翔宇(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时间:2023年12月18日 14:30

地点:25号楼346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3年12月14日

个人简介:

陈翔宇,男,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入选国家基金委优青,北京市特聘专家,

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中科院青促会会员。主要从事聚合物功

能材料及纳米能源器件的相关研究,包括聚合物能源材料与电荷跃迁机制、虚拟

现实技术与可穿戴传感器、智能变形材料、光催化自清洁材料等方向。以第一作

者(共一)和通讯作者身份在Chem Rev, Sci Adv,Nat Common,EES,Adv Mater

,Mater Today等杂志发表SCI学术论文共7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15的文章50篇余,引用过百次的通讯/一作论文二十余篇,H因子是50。


报告摘要:

发展微纳米尺度的能源系统从周围环境中自行收集能量,并且以此实现多功能的自驱动传感与微机械系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摩擦电和压电技术类似,都是通过特定的力电转化机制实现主动式传感与能量回收的技术。本报告内容聚焦于摩擦发电技术实现的微能源与功能化传感,着重介绍自供能微纳米系统以及可穿戴智能器件等方向的研究。我们基于电子云重叠和量子势阱的物理模型,解释了摩擦起电过程中原子尺度的电子转移现象,揭示了聚合物材料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组成对接触起电的作用机制,进而提出一套完整的制备高性能摩擦起电聚合物的加工工艺和改性方法,最终实现了目前具有最高面电荷密度的薄膜起电材料,制备了高输出特性的微能源器件。我们基于之前压电陶瓷驱动器的研究,将摩擦电的研究拓展到以塑料薄膜以及介电弹性体材料,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技术为主的自驱动功能系统等方向,在柔性传感系统、仿生肌肉等领域实现了一系列新颖的应用。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 邮政编码:510641/510006

Address: No. 38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Postcode: 510641/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