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一届大学生轻量化结构设计大赛顺利开展。大赛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材料系、学生工作办公室联合承办,旨在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大学生参加创新竞赛项目的兴趣,同时普及生物材料——3D打印技术的相关知识,拓展专业认知。大赛参与对象范围包括2023、2022级两个年级本科生,逾250名同学报名参赛。
2023年9月25日上午,轻量化结构设计大赛初赛压力测试在五山校区25号楼实验室进行,吴刚副院长,赵小芳副书记、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执行主任傅伟文老师以及实验室多位老师亲临现场给予指导。参赛的同学们也热情十足,在课程结束后马不停蹄地来到测试现场观摩李春明老师的测试实验,测试过程中认真提出疑问。老师们在繁忙的测试过程中也一一给予解答。参赛选手们所制作的竹棍模型创意非凡、充满各种巧思。初赛压力测试结束后,大赛组委会于当日确定入围决赛选手名单。
学院领导老师们在初赛现场
参赛选手用竹棍制作的结构模型
2023年10月23日-24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材料系组成强大培训讲师团在大学城B12实验室为决赛选手进行线下3D建模培训,培训结束后参赛选手参观了位于B12实验室楼的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赵娜如老师的细心讲解下,专业的培训内容提升了同学们对生物材料的兴趣,为同学们后续决赛的准备夯实了建模技术基础。
决赛选手们参与培训的现场
赵娜如老师带领选手们参观实验室及3D打印模型
2023年11月11日晚19:00,本次大赛决赛于大学城校区音乐厅顺利进行,赵小芳副书记、生物材料系赵娜如老师、教学实验中心李春明老师及部分班主任老师参加决赛现场。
![]() | ![]() | ![]() |
决赛选手们的3D模型
因各选手的3D模型已于2023年11月10日在五山校区8号楼8114实验室完成压力测试。参赛选手们在决赛现场仅作作品设计思路的展示和陈述,评委老师现场对选手们的创意以及设计进行点评,综合各项数据结果,决赛当场公布比赛结果并进行颁奖。
本次比赛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本次竞赛,参赛选手们获益匪浅,相信在未来新一届的大赛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选手报名参与,也将会有更多的同学在比赛中感受到材料学科的魅力。(图:吴刚、李春明;文:李毅;初审:张博宇;复审:麦其鹏;终审:赵小芳)
颁奖大合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一届大学生轻量化结构设计大赛
获奖名单如下
组长 | 组员 | 名次 |
陈一昕 | 林宇皓、马桂鑫、吴俊杰 | 一等奖 |
张斯景 | 许军奕、李宗濠、李嘉琛 | 二等奖 |
文天元 | 贾同同、邱凛嘉、区永恒 | 二等奖 |
邓功研 | 侯宇航、朱美鉴 | 二等奖 |
王怡文 | 曾文菲、王风云、张昂 | 三等奖、制作奖 |
吴思雨 | 李杨云、刘世晴、马倩雯 | 三等奖、创意奖 |
白欣然 | 黄怡欣、钟绮桦 | 三等奖 |
张语轩 | 陈沛怡、万纤纤、庞菲 | 三等奖 |
黄恒瀚 | 张嘉豪、何祥、汤隆震 | 三等奖 |
黄泽健 | 顾昊庭、黄泊燃、吴梦翔 | 三等奖 |
蔡易言 | 范塨辉、马俊麒 | 鼓励奖 |
附: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介绍:
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9年开始建设,是由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依托单位建设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与工程技术转化平台。(http://www2.scut.edu.cn/nerc_trr/18345/list.htm)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仪器设备公共平台、高分子材料实验教学公共平台、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公共平台、功能材料实验教学公共平台组成,主要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专业及材料类全英创新班的实验教学提供支撑。(http://www2.scut.edu.cn/smse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