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0日上午,材料学院在麟鸿楼过道举行“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培训”。本次培训是自去年以来的第二次急救培训,学院邀请了广东省红十字会、生命链急救高级讲师周华岳、马健铭老师讲解,培训吸引了10余位楼栋协管员、10余名楼栋值班员、10余位院办老师共30余人参加。
培训现场
周华岳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急救相关的法律法规,“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也被称作“好人法”,其用意是鼓励善意救助伤病的高尚行为,消除施救人在救助前的顾虑。
接下来,他用细致生动的讲解向大家介绍了遇到心脏和呼吸骤停时,如何评估现场、识别是否心脏呼吸骤停、如何正确使用AED、如何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和AED使用讲解
参训人员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讲解之后,马上开展实操训练环节,请在场的每一位参训人员上台练习胸外按压和AED使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一丝不苟地做好实操的每一个步骤,力争尽快掌握这项重要的急救技能。
老师、值班员练习心肺复苏
除了心肺复苏之外,针对家庭幼儿窒息和夏季游泳溺水的多发案例,今年的培训还增加了海姆立克法和溺水急救的内容,并现场演示了具体操作手法。这些急救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实用,学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近年来,我院重视师生急救培训和配套设施建设,2021年学院购置了5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分别安装在14号楼、28号楼、25号楼、8号楼、北区国重大楼,覆盖全院大部分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在培训结束一周后,7月8日中午,学院办公室李老师经过汕头校友楼,发现一位脸色绀青、呼吸困难的儿童,疑似食物堵塞气管,导致呼吸困难。人命关天之际,李老师勇敢上前,使用刚学习的海姆立克法,紧扣双手,使劲冲击儿童胸腹腔十几下,儿童终于脸色好转、呼吸转为通畅均匀。李老师同时提醒一旁拨打120的热心群众,儿童送去医院后务必要做全身检查,以免急救冲击胸腹腔造成伤害。
生命可贵,用心学习急救知识,说不定就能挽救身边的一个生命,为家庭、为社会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附:心肺复苏术流程及AED使用指南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