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院记者团 文/梁明森
![]() |
【人物简介】 李焯权,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应届生,修读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工商管理双专业。曾实习于腾讯、京东、中海集团(世界500强);曾任绣丽人生慈善基金会主席(全国性组织)、辅导员办公室助理、校学生代表、电材班班长;曾获广东省大运会定向越野冠军、“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赢在广州”创业大赛优胜奖、国家励志奖学金、网达企业奖学金。
“在腾讯、京东里实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个用“知乎体”写出的问题,恐怕能回答出来的人寥寥无几——能在这样的行业巨头中参加实习的人才可谓凤毛麟角,其优秀可见一斑。而我们一月份的“材料之星”李焯权师兄,却先后获得了这两家顶尖企业的青睐。这条令人艳羡的道路,他是怎样走出来的呢?
路,从尝试始
再杰出的人,也曾有过彷徨的时刻。对于李焯权师兄而言,他大学中的徘徊,是面临毕业后出路的抉择。“当时心里选的两条路,一条是创业,一条就是就业。”一字之差,天壤之别,而对于当年那个还缺少足够眼界和阅历的他而言,这实在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也正是出于对这个选择的思虑。“既然还不清楚,那么就抱着尝试的心态去参加(挑战杯),体会一下创业的整个经历,这样能帮助自己了解到底该怎么走。”凭着一股勇气,他牵头成立了团队,从招募队员、筛选成员、寻找导师、到布置整个的计划,都是他一手组织。从开始,到最终从千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的全过程,让他对创业之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下要创业,资源、能力缺一不可。不如先参加工作,等完成足够的积累后再去开创自己的事业。”这次创业大赛的尝试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笔光辉的成就,更是对未来的全新规划。
在岔路口,与其尽力想看清前方而不得,不如先尝试迈出第一步,慢慢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路。这是师兄的切身体会,也是他给徘徊在迷茫中的我们的金玉良言。
路,以坚韧行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即使选择了对的路,谁又能说就是一帆风顺的呢?因此,要想在自己的路上走得更远,非拥有卓绝的坚持与专注力不可。
徒步、旅行,就是师兄坚韧的来源之一。冒着大雨爬上近45度的山路;在寒风如针砭般刺骨的山顶野营;长时间忍受饥饿只为一次旅行……“体会过这些艰苦以后,即便是没日没夜地工作、靠泡面充饥,也变得不如想象中困难了。”
常言创业艰辛,在创业大赛中更能深切地体会这一点。从一开始,这条路就注定布满了荆棘。从确定队员到递交计划书,时间只有短短两天,为此师兄和团队一起拼着熬了两天,硬是赶出了一份三百多页的项目计划,借此从预赛顺利杀入复赛。尔后,好不容易迸发的项目灵感却不被导师看好而拒绝。守着一份坚持,他又重新找到另一位老师,终于凭着创意和真诚得到了支持。
被问及实习中印象最深刻的方面时,师兄提到的,是被同事和上司激发的学习欲和专注度。“原本以为自己在学校里面能力已经不差,但进到企业才真正发现人可以认真到那种地步。”被周围人所感染,他在几次实习里面都投入了极大的专注和热情,也因此收获了对“产品”二字独到深刻的理解。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勇于尝试,再凭坚韧前行,总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衷心祝愿师兄能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收获更多辉煌,收获更精彩的人生!
【材院历史由大家书写,材院精彩由我们记录,记者团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