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号召,2019年4月18日下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金属材料党支部、办公室党支部、2018级硕士4班党支部党员齐聚一堂,在五山校区8号楼201会议室开展了“新老传承,接力奋斗”主题党日座谈会。
座谈会特别邀请三位退休老党员——刘正义教授、蒙继龙教授和罗承萍教授,他们以亲身经历谈今昔对比、说发展变化、抒自豪情怀,感召中年一代、青年一代接力奋斗。
材料学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刘正义教授首先向大家分享人生经历和感悟。1954年,他成功报考华南工学院,成为当年十五万大学生中的一员。刘老师还特意向大家现场展示了刊有当年大学生录取名单的旧报纸。当时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约20个农民的生产力,这更坚定了他学习强国、报国的志向。毕业后刘老师留校任教47年,退休后仍不忘初心,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并于2017年10月出版专著《55SiMnMo钎钢金属学原理》。正如刘老师所言,特意为一种钢材整理归纳编书的行为并不多见,如此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大家由衷钦佩。分享的最后,刘老师语重心长,呼吁大家一定要“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要坚定“四个自信”,尽己之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蒙继龙教授围绕“我的祖国我的爱”为主题,从建国初的百废待兴说到现今的经济腾飞,对中国共产党的赞誉溢于言表。提到自己学习机械制造专业的原因,蒙老师表示这来源于村民“造大炮”的期望、保卫国家安全的初心。毕业后,蒙老师留校任教,在党委书记“党的需要”的建议下毅然转投金属学与热处理专业。在仪器匮乏的实验环境下,埋头苦干以发展壮大新专业,报效祖国,在“60吨的电炉上工作3个月”只为完成国家安排的任务。提到自己赴美留学经历时,蒙老师表示,“来自北京的研究员科研做得很不错”的肯定让自己十分骄傲:“来自北京,就是来自中国!”分享到最后,蒙老师强调大家要坚定理想信念,要艰苦磨练,要大胆创新,对国家和社会,要有责任,有担当。
罗承萍教授1968年于华南工学院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毕业后,背上所有专业课书籍赴四川就职,工作10年间仍不忘重温学习专业知识,并在兴趣以及了解时事的驱使下阅读英文报刊学习英语。1979年,国家公派蒙教授赴多伦多留学,面对工友“未卜先知学英语”的调侃,罗教授表示虽然自己学英语的初衷并非出国留学,但“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最后,罗教授希望大家要爱国,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热爱自己的专业,要有大国工匠精神;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多与时代沟通。
三位退休老党员分享感悟
听完三位老党员的分享,在座党员们十分有感触,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各支部代表也分别谈了自己的感悟。
支部代表发言
“见证祖国巨变,感悟使命担当,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学生党员表示,要铭记历史,学好、学精专业知识,担负起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教师党支书杜军教授表示,“老师要拼老命教,学生要拼小命学”,如此方能让传承不止、精神不朽。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妙娴同志总结时指出,三位老教授的人格魅力让大家感悟良多,这次主题党日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是爱国精神、奋斗精神的接力传承,呼吁新老党员接力传承,共同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而一起努力。
参加活动的党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