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下午3:00,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创始股东所长何青瓦女士应第51期华南知识产权月谈邀请,作“专利人才职业发展”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主办,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协会承办。王岩教授与万小丽副教授出席本次论坛。

何青瓦女士
广州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缺口大致6万多,而其中三分之一需求就是专利人才。专利人才负责申请书撰写、授权、无效、分析等各种与科研企业经营相关、技术含量要求高的工作。专利人才何去何从?专利人才如何提升专业技能,做成行业不可替代的螺丝钉?本次讲座中何青瓦女士一一解答。
何女士从国际形势与发展趋势切入展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大国崛起,国家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崛起之路上我们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不是搞知识产权封锁,制造甚至扩大科技鸿沟。从发展趋势上讲,归根到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是王道,没有智力加持就没有核心竞争力。科技立国,国产替代大势所趋,此时知识产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主战场。
知识产权影响实体经济,影响生产与销售。同时,知识产权不仅是过去美国的竞争利器,在科技立国的今天,知识产权也为我国的创新保驾护航。
何女士以格力与奥克斯之争为例,举出专利人才在企业立场上的关键作用。专利人才通过分析竞争对手与企业自己的专利布局,从而为企业布置新的专利战略。通过分析整个行业的专利,评判专利的有效性以及未来诉讼保护的可能性,专利人才为企业规划好买入专利、将专利投入生产的时机。如此看来,企业之间的专利博弈有如市场竞争的咽喉、市场谈判的腰眼,专利人才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谈及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面包问题,何女士认为科学审慎地选择第一份工作是一门艺术,在不确定的未来中从自己身上谋取更多的确定性,就是磨练自己的专利技能,并表示威士博愿意提供专利技能锻炼平台。

讲座后,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王岩教授和万小丽副教授与嘉宾、同学们就专利人才就业、未来发展、能力试炼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在专业化发展的时代,专业技能成为了人才市场的吸睛点,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在有导师、有足够的案例等岗位磨练基本功,自然而然在人才市场上提升身价。而区别于律所这块磨刀石,大公司则提供了辽阔的视野以及不可多得的人脉资源。即使是在专业化的世道,未来的多样性使得选择多样化,并非每个人都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专利人才何去何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不停止思考、学习与磨练,前景总会是一番广阔天地。

嘉宾合影
讨论活动在一问一答中推向尾声,本次月谈活动发人深思,启发同学们思考专利人才的试炼道路,为同学们未来蓝图规划提出建议。感谢何青瓦女士对本次月谈活动的大力支持,祝愿同学们在成为专利人才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图文/黄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