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元林一行到访学院洽谈合作
发布人:王婉琳  发布时间:2020-12-19   浏览次数:1997

座谈会现场

2020年12月18日下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元林、一级调研员吴加宝、办公室副主任王天亮到访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商讨涉外法治工作研究事宜。学院副院长夏正林教授、博士后朱姗姗等相关人员参加座谈。

座谈会由夏正林主持。夏正林代表学院对李元林、吴加宝、王天亮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工作委员会对学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指出,学院近年来切实加强人才实力、科研实力与学科实力的落实,法学学科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李元林简要介绍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工作委员会近年来的工作情况,以及涉外法治工作研究的思路。他表示,随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会议的召开,国内法治和国外法治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构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对标世界各大湾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推进相关立法成为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围绕立法计划的需求,必须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研究。

夏正林肯定了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研究的意义,并表达了学院相关工作人员的支持与期待。他介绍了学院对粤港澳大湾区法治的研究力量。随后,他展开阐述了广东省对粤港澳大湾区立法工作的具体思路。他表示,首先要在通行、居住、市场等方面打破规则,先把人交流来往起来,这样便会有规则需求。其次,再根据经济社会、社会生活、教育等方面进行梳理,早期可以把学者、创业、学生等方面的交流作为基础,提供优惠政策,在地方层面进行立法或请示中央。最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经济活动解决问题的机制上,各方不信任、标准不统一,所以可以在大湾区环境下,双方制定一系列仲裁的规则。在立法工作中,需要关注香港法律的特殊性。香港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但因有大量的判例而显絮叨。在回归后,香港由政府主导,形成了一些和内地特色相接近的法律体系。在这一方面可以梳理其法律特点、立法过程,以提供经验。

李元林对上述观点表示赞同。他认为省人大常委会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智库资源,服务常委会立法需求。他指出该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具体到某个点管用。因此,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工作委员会需要高校学者的观点、立场、建议,以帮助其找到问题,知道问题的关键点。最终,李元林对我院表示由衷的感谢。

与会人员同时对香港法律制度简报、国际营商环境、外商投资权益等具体合作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图文/肖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