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法治报10月30日讯 滕宏庆(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首届粤警创新大赛昨日落下帷幕,其中涌现出的好技术、好装备、好标准、好制度首先让广大市民群众加深了对警察日常警务工作的基本理解,更为这些优秀公安民警的聪明才智和爱岗敬业钦佩点赞。由此看来,以后类似平台的搭建和活动,应当多多举办,只有和老百姓的距离近了,人民才会更加尊重和支持公安工作。
其次,大赛的双赢还体现在来自基层一线民警们的创新改革都是以问题为导向,其中瞄准的既有高大上的顶层设计,也有小精尖的末枝细节,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四项建设”的当下,这些成果不但有“颜值”,更加有内涵。那么,这次透过公安系统内部挖潜获得如此众多可操作、可实施、可推广的创新成果,既然已经“冒泡”就不该再“潜水”了,所以,金杯银杯花落谁家是次要,重要的是赛后将之转化应用到公安实战工作中。
大赛固然展示了粤警风采,但从锻造公安治理质量来说,依然任重道远。当今民主法治国家无不主张治理理念而非管理理念,即法治还要联合善治。我国现代化意义上的公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才刚刚起步,例如大数据时代需要公安业务升级换代、转型期风险社会触及到警务实战必须精准有力、公安人才代际过程中需做好专业化职业化储备等等,都是亟待因应回答面对的关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公安治理质量的提升绝非一日之功,透过粤警创新大赛我们可以感知,在铸造公安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作出了不懈努力。
无独有偶,11月1日我国即将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在第二百七十九条“妨害公务罪”中增加一款“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这势必成为保障全国公安民警人身安全和正当执法权益的强有力法律供给,从国家法治层面也为当下公安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送上一粒“定心丸”,相信今后在央地携手下共同推进的公安治理质量成色会更加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