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我缓过神来,大学时光已带着我们走到了旅途的中程,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田里。停下匆忙前进的脚步,在这个木棉花开的四月,逝去的时光与未至的岁月如一幕幕动情的皮影戏,浮行于昨日与明天。回头看一看那些深浅不一的脚印,才发现我收获了许多经历。其中最难忘而宝贵的,便是勤工助学带给自己的成长与人生财富。
当行走于华园校道的时候,你是否感叹花木的秀丽,环境的幽雅?那是我们,在炎炎烈日下除草护花,为校园带来一片美丽;当在图书馆静静地品味文字时,你是否发现书籍的整齐有序?那是我们,每天的分类与整理,为读者开辟一条通往书山的康庄大道;当在食堂享受可口的饭菜时,你是否因饭桌与餐具的整洁而胃口大好?那是我们,在饭堂默默收拾、用心服务,为同学营造舒适与洁净的环境。而我们都有一个独特的身份,那就是华工勤工助学人。
2010年那个夏天,我们经历了高考,走过第一个人生转折的路口,以懵懂的心情与青涩的笑容,走近期待已久的象牙塔生活。然而,来自农村家庭的我,因为经济负担的沉重,并没有能像其他同学一样,享受着校园文化的缤纷绚烂,或者在假日到各地尽情玩乐,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选择了风雨兼程的勤工助学之路。我一直相信这样一句话:贫困,不是我们意志消沉失望的借口,而是我们坚强的理由。是的,一路走来,有过喜悦,有过疲惫,有过欣慰,有过苦闷,但最重要的是得到了成长,收获了友谊。
在图书馆的那些日子
傍晚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氤氲了暮色中的华园。下课后,吃完晚饭,在校园广播的轻和旋律中我缓步走向图书馆,开始了每天晚上的勤工助学工作。这便是我大一时“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四点一线的生活轨迹。
还记得2010年9月刚被分配进入图书馆流通书库岗位工作时,我十分兴奋,因为工作之余我可以地接触到很多好书,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然而,在图书馆勤工的日子里,除了对平常读书的快乐外,我却为它的严谨而感动。庞大的书库,不可计数的各类书籍,如果没有规律地堆放着,每个人要寻找需要的书时该是怎样的麻烦!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维持书架、书籍分类的井井有条,让图书馆更便捷,更有秩序地为老师和同学们服务。
每天晚上7点上班时,我们都会先推着小车到服务前台分书,然后装上属于自己管理的书库(建筑书库)的书籍。接着,便是在书库内对每本书进行“上磁”了。然后,再将上好磁的书根据索书号进行细分类。这一步之后,每个人便开始推着装满书的小车进行书库内各自区域的上书工作了。完成上书工作后,大家还会一起进行整架和打扫卫生工作。也许当你听到这些工作流程介绍时,会认为这只是简单而机械地重复,并不困难。然而,只有经历过这份工作,才能体验到这是耐心与细心的锻炼。我们都坚持下来了,也真正学会了这种默默无闻的服务精神,为的是发挥图书馆最大的功能,更好地为老师和学生们服务。
华园的图书馆,似乎从刚踏进校园起,就见证着我一点一滴的成长,承载着一丝一毫的感动与收获。它伴随着我度过多少个美好的下午与晚上!我会在闲下来的时光,在图书馆静静理书。那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承载了多少历史的重量,蕴藏着多少人类的精髓。我近乎虔诚地走着,手指触摸着书,似乎接触到了历史的真相,似乎接近了人类最原始的渴望。在勤工的日子里,我不知道我沿着这些书架走了多少遍,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书有多少次经过我的手,但我知道这些书以宽大的胸襟一次次毫无保留地奉献着它的知识。航行在这个书的海洋,大学的心脏里,我受益匪浅。
华工图书馆的勤工助学工作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时间规划能力以及培养了耐心细心的服务意识,它同样也是一个同学们相互激励和学习的良好平台。在建筑书库的小家里,我认识了化工学院的秋梨师姐,土木交通学院的宇明师兄,工商管理学院的崇秀师姐。。。平时工作之余,我们会凑在一起讨论着国内外、校内外发生的时事,或者分享各自读过的好书。由于专业和年级上的不同,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也让我了解了许多其他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知识经验,使我的世界慢慢变大。还记得去年春季图书馆为馆内勤工俭学同学举办的篮球赛,虽然最终没有获奖,但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一起挥洒汗水,发挥了团队的力量。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但我们在这里相遇相知了。我们都没有向生活屈服,而是选择了远方,风雨兼程。在忙碌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崇秀师姐连续几年拿了奖学金,刘建师兄坚持修读双学位以及宇明师兄今年考研成功的故事一直激励着书库里的同学不断地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在这样一个集体里,我们都认为自己不是在校园里“混口饭吃”,而是在一起做着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们有共同的身份与责任,并为发挥自己的价值而骄傲。
由于进入大二后每天晚上忙于辅修与选修的课程,我不得不在去年末结束了图书馆的勤工助学岗位,并转向了新的勤工工作——在学院办公室担任学生助理。虽然离开了图书馆的工作岗位,但在这里的经历却带给了我很多收获和难忘的美好回忆。还记得,去年刚离开图书馆的工作后,有一次在书库看书时发现有一排书倒下了,我惯性地把它们扶好,查阅他们的编码,理顺他们的顺序。后来,有一个同学看到了这一幕以为我是管理员,并询问了我关于好几本的位置。当我微笑而熟练地指引着她找到需要的书时,她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并真诚地感谢我的帮助。那时,我真的感觉很欣慰!我把这里视为自己最亲切的地方了。
作为一个勤工助学的大学生,总觉得我们的生活确实与普通的同学多少是有一些差别的。我们,没有娇艳的外衣,却拥有青春活泼的内质;没有奢侈的浮华,却拥有难能可贵的情怀;没有张扬的语言,却拥有风雨无阻的信念。勤工助学之路,对于我们来说是辛勤而愉快的旅程。
人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人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态度;人不能事事顺心,但可以事事尽心。勤工助学不仅仅是一个自食其力获得生活费的途径,更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它是一种尝试,一种锻炼,一种人生不可缺少的积蓄。对于每一个勤工助学岗位上的同学来说,真的应该好好珍惜自己在勤工助学岗位上的时光,因为它很值得记忆与回忆!
挺拔的钟楼,秀气的西湖,雄伟的中山像,悠长的百步梯,还有一群执着的师长与年少的同学构成了华工大学生活的美丽画卷。关于这方热土,生生不息;关于这些书生,青春激扬。在为梦想跋涉的路上,填充着一个个深浅的脚印,直延伸到天边的深处。。。而这路上,是勤工助学的经历,让短暂的大学生活实现了珍贵的价值,它也将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走向远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记我的勤工助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