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工程 | “读原著、悟原理”红色经典诵读活动精选感想 ⑦

发布者:魏海燕

浏览次数:276

时间:2020-05-18

  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吕圣哲

“宣父犹可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当十七岁的马克思挥笔写下对未来的思考,这些文字在百余年后依然激励并警醒着后人,一言一语都给人以振聋发聩的力量。他所谈的不止是青年的择业观,更是一个对生活地思考,是从点滴琐事总结出的至上哲理。

“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生活提供给我们无数的可能性,也暗藏着无数的考验。当我们被周遭的绚烂多姿冲昏了头脑,当我们内心虚荣心作怪,只去追求表面的浮华,那我们便失去了真正的目标。只有当我们慎重考虑我们所选择的职业目标是否真的能鼓舞我们的生活,我们所自以为的内心追求是否是一种自欺欺人,才能使我们不至于变成幻想和盲目的感情的奴隶。

“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我们总说遇到苦难不能低头,若是轻易放弃,便是懦弱地表现。可事实上有些时候是我们的选择就出了错,我们为自己选择了无法与能力相匹配的职业任务,有如何怪我们自己无力应对。有些时候,当我们向远超能力的困难低头,感叹自己技不如人,也是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向前走,正确估计自身的实力。

“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少年马克思方可将选择职业的标准设定为为他人的完美和幸福而奋斗,我们又怎能不思考我们心中的追求是否也能造福他人,是否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福祉。当我们将目光放到外面更大的世界,更多人的共同利益,我们才能更好地思考我们的目标。就如我就读于微电子专业,更值得我思考的就是如何利用微电子技术与多学科交叉更加便利我们的生活,推进社会发展。这样想来,生物医学芯片等造福更多人的科研方向便显得更加有道理。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这篇写于青年时期的文章蕴含了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和道理,他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一个人在大学毕业后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更是一个青年应该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活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