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发布广州市“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项目编号:QT2024)申报指南,旨在进一步加强我市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广州市“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项目编号:QT2024)
(一)青年科技人才托举项目(项目编号:QT202401)
1.申报对象
具有中国国籍、在穗有固定的受聘单位且在穗实际工作时间能够覆盖本项目的执行期限;年龄不超过35岁(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且博士毕业5年以内或硕士毕业8年以内;已获得过广州市级及以上同类人才计划资助的不得申报。
2.项目内容和要求
申报人提出的项目应属于原创、前沿、交叉科学问题研究,且符合广州市重点产业领域: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等。
3.支持方式及强度
按照事前资助方式,支持数量40名左右,每名资助总额不超过10万元,一次审定,分两年支付。
4.执行期限
2024年4月至2026年3月。
5.申报单位及导师条件
(1)推荐单位条件
①推荐单位应为在广州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科协团体会员;
②推荐单位应当是在广州地区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
③有培养计划。有为青年科技人才制定的在两年内主要规划与目标,包括培养计划、培养目标等;
④有工作基础。有能够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提供学术交流平台、职业发展平台等;
(2)导师条件
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声望和高尚人格风范,热爱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且具有丰富经验的知名学者,愿意为被培养对象的成长做出奉献。
6.申报限项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属本科院校各限推荐5名,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位各限推荐4名,其他本科院校各限推荐3名;三甲等级以上医院限推荐2名(1名科研岗和1名临床岗);符合条件的广州市属单位可推荐2名,其他每个单位限推荐1名;上一年度该项目结题优秀的单位可增加1个推荐名额。
7.立项原则
每个单位立项不超过2人或立项率不超过整个项目的立项率。
8.注意事项
如申报人推荐单位和工作单位不一致,申请由工作单位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的,须征得推荐单位及工作单位双方同意。
签署项目合同前,有以下情况的须向市科协报告,否则作为隐瞒不报追究相关责任:
(1)调离广州的,取消立项资格;
(2)调离推荐单位仍在广州工作的,经原推荐单位和新工作单位双方同意,新工作单位可作为项目承担单位;
(3)考取全日制在广州学习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取消立项资格;
(4)考取全日制在广州学习与原单位仍保持劳动关系的,由工作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承诺托举期间一直保持劳动关系,可继续立项托举。
二、申报方式及材料
项目申报须通过广州市科协官网(www.gzast.org.cn)进入点击“科协项目申报(https://xmgl.gzast.org.cn/login.jsp),进行网上申报,申报人无账号先注册账号,再登录申报。并按要求提交纸质申报材料,一式五份,用A4纸张双面打印制册,签名盖章(未成功填写申报系统的,可先邮寄纸质材料)。
注:在网上申报系统中,点击项目“保存”后仅在“已保存项目”里显示,此时申报资料还可以修改。如需正式提交,要点击“提交”按键。
五、申报程序及联系方式
(一)校内遴选时间
我校限推5名,请意向申报老师,于1月23日前,将申报书PDF版发送至kexie@scut.edu.cn。逾期申报不予受理。
联系人:陈旭蕾 过萍
联系电话:87110630
邮箱:kexie@scut.edu.cn
(一)网上申报时间
网上申报时间为2024年1月11日—2024年2月8日下午5时。
经校内遴选后,再进行网上填报。
如在填报申报书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致电广州市科协学会学术部。
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联系人:许友国,联系电话:61106278;
如在网上申报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请致电广州市科协创新与交流中心,联系人:林智斌,联系电话:83279202。
(二)纸质申报材料报送时间
截止时间为2024年2月8日。
(三)申报材料受理地点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童心路西胜街42号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1号楼1105房;
联系人:周先生;
联系电话:18825180034。
附件:2024年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人才托举项目申报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