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章
1. 黄少斌.肖锦.张策.助滤剂用量对煤泥过滤脱水效果的影响.选煤技术.1994.123(3).13-15
2. 黄少斌.肖锦.氮杂环季铵盐-缓蚀剂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6.24(2).107-112(EI收录)
3. 黄少斌.肖锦.植物胶的氮杂环季铵化研究.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7.13(2).203-206(EI收录)
4. 黄少斌.肖锦.聚氮杂环季铵盐絮凝与杀菌性能研究.油田化学.1997.14(2).148-152
5. 黄少斌.肖锦.氮杂环季铵盐对钢在盐酸中的缓蚀研究.材料保护.1997.30(2).10-11(EI收录)
6. 黄少斌.肖锦. 试验温度和缓蚀剂用量对缓蚀效果的影响.材料保护.1997.30(6).20-21
7. 黄少斌, 肖锦. 季铵盐水处理剂对A3在模拟油田废水中的缓蚀行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1997. 25(11). 84-87
8. 刘四清.黄少斌. 天然植物胶粉的改性及其对高岭土的絮凝.有色金属.1996.48(3).22-25
9. 刘四清.黄少斌. 新型絮凝剂制备及其对高岭土絮凝效果.非金属矿.1996.112(4).21-23
10. 黄少斌,方建章. 田菁胶羧甲基取代度的定量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7. 25(12). 115-117
11. 黄少斌.肖锦. 酸缓蚀剂在A3钢表面吸附成膜研究.材料保护.1998.31(2).3-5
12. 黄少斌,刘静. 煤泥的脱水助滤效果研究.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8.20(2).11-13
13. 刘静,郭璇华,黄少斌. 关于仪器分析课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高等工程教育. 1998. 35(3). 86-87
14. 黄少斌. 聚氮杂环季铵盐絮凝-杀菌-抑制化学剂的研究(上). 表面技术杂志. 1998.173.68-96.
15. 黄少斌. 聚氮杂环季铵盐絮凝-杀菌-抑制化学剂的研究(下). 表面技术杂志. 1999.175.70-98.
16. 黄少斌等. 助滤剂CAM对煤泥的脱水效果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9. 27(3). 73-75
17. 方建章, 黄少斌. 生化法处理煤气废水.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9.21(4).10-12
18. 黄少斌, 郭秀斌. 西江水的混凝效果研究. 给水排水.2000.26(12).16-18
19. 黄少斌, 方建章, 谢逢春. 铁盐对味精废水生化法处理效果的影响.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1.29(3).103-106
20. 黄少斌,黄慧华. 供水厂水质状况分析. 中国环境监测. 2001.17(4). 27-31
21. 黄少斌,郭璇华. 反应工艺对纤维素醚化反应效果的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1.29(7).66-69
22. 黄少斌,方建章. 油团聚法处理炭黑废水的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1. 24(3). 36-38.
23. 方建章,黄少斌. 厌氧-混凝工艺处理造纸厂终端废水试验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1.24(4). 32-34.
24. 凌云,钟顺和,黄少斌. 异丁烷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酸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表征. 石油学报(工业加工).2001.17增刊.21-26.
25. 黄慧华,黄少斌,梁汉华. 茶多酚——蛋白质之间的络合及沉淀回收研究. 食品科学(核心刊物,项目号:000454). 2002. 23(1). 26-30.
26. 郭璇华,黄少斌,吴奇藩. 垃圾填埋场渗出液中有害成分的研究. 中国环境监测. 2002. 18(2). 42-43.
27. 黄惠华,黄少斌. 茶多酚对米曲霉α-淀粉酶的回收及其特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02. 23(7). 30-35(核心刊物,项目号:000454).
28. 方建章,黄少斌. 白腐菌氧化-混凝工艺处理纸浆漂白废水试验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 25(4). 12-13.
29. 方建章,黄少斌. 化学沉淀法去除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 25(5). 34-35.
30. 刘静,黄少斌等. 聚铁聚丙烯酰胺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初探.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2. 21(5). 19-20.
31. 黄少斌,王永丽. 润滑剂对环境危害的分析. 磨擦与润滑. 2003 .6. 157(3). 99-100.
32. 黄少斌,张居光,詹怀宇. 两性或多元变性淀粉在造纸中的特殊应用. 造纸科学与技术.2003. 22(2). 10-12.
33. 方建章, 黄少斌.西江水的强化混凝试验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27(1). 18-20
34. 魏然波, 杨兆禧, 黄少斌.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酰胺聚合阻垢剂的合成与研究.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4.4. 44-45
35. 胡和平,黄少斌,王永丽. 共聚物水处理阻垢剂研究进展. 净水技术. 2004. 05. 19-21.
36. 胡和平,黄少斌.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特性及处理方法. 环境卫生工程. 2004. 12(3). 132-135.
37. 王永丽,黄少斌,胡和平. 聚天冬氨酸合成及其阻垢性能.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4.10 .35(5).74-76
38. 胡和平,黄少斌. 一种多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研究.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5. 36(1).67-69
39. 黄永庆,黄少斌,詹怀宇.棉纤维素酯工艺路线研究. 造纸科学与技术.2005. 24(1).16-20
40. 胡和平,黄少斌,王宝沂.生物滴滤池反硝化脱氮试验研究. 环境工程 .2005.23(3).7-9
41. 王永丽,黄少斌. 聚琥珀酰亚胺的水解动力学过程. 应用化工. 2005.8 .34(9).517-518
42. 王永丽, 黄少斌.聚天冬氨酸的阻垢机理.广东化工.2006.8.
43. 黄晓庆,黄少斌,扬顺汉. 污泥的特性与建筑材料资源化利用. 粉煤灰. 2006. 18(1). 45-48
44. 蒋然,黄少斌. 污泥热消化工艺的特征及应用. 中国给水排水. 2006(6月). 22(12). 6-10
45. 黄晓庆,李广炎,朱伟琴,黄少斌. 改性淀粉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及实例. 化学与粘合. 2006. 28(3). 183-187
46. 王宝沂,黄少斌*.SBR-BAF组合工艺好氧反硝化脱氮研究. 环境工程 .2006.24(5).10-11
47. 蒋然,黄少斌,范利荣. 在有氧条件下用生物过滤系统去除NOx.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7(9). 1469-1475.
48. 马刚, 冼国勇, 张峥嵘, 黄少斌. 预热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处理市政污泥的研究. 化工科技. 2007, 15( 5) : 10- 14
49. 许文峰,黄少斌,胡和平,党志. 有氧条件下生物过滤法脱氮研究. 水处理技术. 2007. 33(1). 23-26
50. 张峥嵘,黄少斌. 污泥减量化的分析与研究.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6. 23(9). 4-6
51. 张峥嵘,黄少斌.污泥好氧消化工艺的分析与研究[J].化工科技,2006,14(5):60-66.(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52. 张峥嵘, 黄少斌. 污水处理中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广州环境科学.2006.21(3).
53. 张峥嵘,黄少斌. 污水污泥肥料化利用的分析与研究. 化肥工业. 2007. 34(1). 26-30
54. 黄永庆,杨运云,牟德海,黄少斌,蔡大川. 大流量FUF采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广州市大气中多环芳烃.分析测试学报. 2007. 26(1). 90-96
55. 范利荣,黄少斌,王旭东,方建章. 新型消泡剂在脱墨浆池消泡中的应用.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7. 26(3). 47-48
56. 张峥嵘,黄少斌,蒋然,张永清.单级预热式自动升温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处理剩余活性污泥[J].化工进展,2007,26(12):1807-1812.
57. 张峥嵘,黄少斌.粉煤灰-污泥处理废水的分析与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7,(1):30-31.
58. 李健,张峥嵘,黄少斌,张永清.固体废物堆肥化研究进展.广东化工.2008.35(1).
59. 范利荣,黄少斌*,杨军,张永清. 生物滤塔体系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研究.微生物学通报. 2008. 35(5). 679-684.
60. 范利荣, 黄少斌, 王旭东, 方建章. 新型絮凝剂在脱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化工科技, 2008, 16( 2) : 33-36
61. 范利荣, 黄少斌.好氧反硝化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8,39( 2) : 5-9
62. 罗刚,黄少斌,徐荣险. 污泥预热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中试. 城镇供水. 2008. 7. 20-21(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63. 邓康,黄少斌,蒋然. 生物滴滤池好氧脱氮过程中ORP和pH的变化规律,工业用水与废水.2008. 39(6). 26-29
64. 杨军,黄少斌,蒋然,邓康. 生物滤塔中好氧去除NOx过程的研究.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9.26(2).28-31.
65. 李慧颖,黄少斌*,范利荣. 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反硝化性能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32(8). 9-12
66. 王文忠; 黄少斌. 亚胺基二乙酸树脂对金属镍的静态吸附及连续逆流U形解吸系统. 化工进展. 2009. 28(11):2040-2047
67. 邓康,黄少斌,胡婷. 曝气生物滤池好氧反硝化脱氮的研究. 环境科学.2010. 31(12):2945-2949
68. 胡婷; 黄少斌; 邓康. 碳源类型和温度对BAF脱氮性能影响研究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9. 40(6): 22-27
69. 王瑞敏; 黄少斌. 生物法降解EDTA废水及其脱氮特性的研究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9. 40(6): 31-34
70. 徐荣险; 黄少斌; 严丰; 胡婷. 城市污水污泥高温好氧/中温厌氧两级消化研究.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6). 42-46
71. 张苗; 黄少斌. 混凝协同好氧生物膜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实验研究.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0. 29(1): 84-88
72. 胡婷, 黄少斌,韦宗敏. 一体式A/O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回用研究.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1(02): 1-3.
73. 卢乐; 肖先念,刘杰,黄少斌,周瑞兴,张勇.R502螯合树脂吸附硫酸根溶液中高含量镍离子研究.水处理技术.2011(4):45-48
74. 卢乐,黄少斌. 好氧反硝化去除低浓度NOx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2011.5(5). 1124-1128
75. 张苗, 黄少斌* .高温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反硝化性能研究.环境科学.2011.32(1):259-265
76. 李慧颖, 黄少斌* , 卢乐, 王瑞敏, 黄慧星. 有氧条件下生物滤塔去除NOx的挂膜启动及研究. 环境科学. 2011.32(7):25-31
77. 张瑞峰,黄少斌,吴文清,祝光富. 一种改进制备小麦秸秆醋酸纤维素的方法及其特征分析.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1. 30(5): 36-40
78. 张锐坚,黄少斌,崔彬. 污染水中氰化物的化学氧化去除处理试验. 净水技术, 2012(01): 52-54+67. (第二单位)
79. 张锐坚,黄少斌,崔彬. 粉末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苯酚污染水试验.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02): 72-75. (第二单位)
80. 张锐坚,黄少斌,崔彬. 水源水质受DEHP污染的粉末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 净水技术, 2012(01): 34-37. (第二单位)
81. 张苗,黄少斌,肖先念. C/N和pH值对高温好氧反硝化菌产N2O的影响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2012. 6(1):275-279
82. 刘杰,黄少斌,简子聪. Na2Ti6O13纳米带的制备及其光降解活性艳橙染料废水的研究.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2.38(7): 8-11
83. 韦宗敏,黄少斌. 一体化A/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2.38(8): 54-57
84. 韦宗敏,黄少斌,蒋然. 碳源对微生物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过程的影响.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2.38(9): 4-7
85. 杨云龙, 黄少斌, 许辅乾, 黄慧星, 张永清. 螯台球菌TAD1 在高温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异养硝化-反硝化性能研究. 环境化学. 2012. 31(5) : 610-614
86. 吴智导,黄少斌,卢乐.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含硝态氮废水的研究. 水处理技术.2012. 38(1):80-83.
87. 肖先念, 黄少斌. 耐汞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适应汞离子的特性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3): 584-589
88. 周云云,黄少斌. 高级氧化法处理硒冶炼废水的研究. 工业水处理. 2012. 32(5):55-58
89. 吴文清,黄少斌,张瑞峰,肖先念. 含Hg2+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脱氮影响因素的研究. 工业水处理. 2012. 32(6):39-42
90. 张瑞峰, 黄少斌, 吴文清, 祝光富. 纤维素/淀粉基生物可降解塑料薄膜的制备与表征[J]. 塑料工业, 2012. 40(8): 23-28
91. 吴文清, 黄少斌, 张瑞峰, 祝光富. 改性秸秆纤维素在水处理中除磷的研究[J].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2. 31(5): 80-86
92. 吴文清, 黄少斌, 张瑞峰, 祝光富. 一种新型改性吸附剂对水中痕量磷的吸附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1). 1991-1998.
93. 严丰,黄少斌,许玫英,杨永刚,王爱杰,孙国萍.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特性研究. 工业水处理, 2013(01): 52-55.
94. 张瑞峰, 黄少斌, 吴文清, 祝光富. 交叉Claisen酯缩合反应制备淀粉/纤维素基微孔滤膜[J]. 膜科学与技术. 2013. 33(2): 29-35
95. 吉海鹏, 黄少斌,张瑞峰. 改性淀粉/纤维素共混制膜的力学性能研究及形态表征.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3(01): 31-35.
96. 周云云,黄少斌. 好氧反硝化菌TAD1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性能. 环境工程学报, 2013(06): 2160-2166.
97. 尹佳芝,黄少斌,简子聪,张永清.Li4Ti5O12/Na2Ti6O13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光活性研究.环境化学. 2014. 33(8). 1-6
98. 陈玉山, 张永清, 陈宪方, 钟燕清, 黄少斌. 有氧条件下黄铁矿活化过硫酸钠降解对氯苯胺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4, 41(22): 3-5
99. 王新胜, 黄少斌. 固相好氧反硝化同步去除水中硝酸盐和阿特拉津可行性研究[J]. 环境工程, 2015, 33(1): 57-61.
100. 赵惊鸿, 黄少斌. 一株耐高温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 38(1):6-10.
101. 钟燕清, 张永清, 陈宪方, 黄少斌. 不同螯合剂对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对氯苯胺的影响[J]. 环境化学, 2015, 34(4):685-691
102. 汪志新;黄少斌;费志宾;简子聪. 水热法制备Eu复合BiVO4纳米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 化工进展, 2016,35(4): 1121-1125
103. 曹亚亚,黄少斌. 不同煅烧温度制备的n-p型CeO2/BiOBr光催化性能研究. 分子催化. 2016年4月.32(2).159-168
104. 梁炜,黄少斌. 高温下生物滴滤塔脱除烟气NOx的研究. 环境工程. 11期,2016/9, 64-67.161
105. 潘梦岚,黄少斌,易立,何嘉欣.好氧反硝化菌在含硫酸盐废水中的脱氮性能研究. 工业水处理.2017.37(1).73-75
106. 何嘉欣,黄少斌. 玉米叶水解液作为好氧反硝化补充碳源的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2017.5月. 1 1(5). 2684-2691
107. 尚璐,李依,顾燕,张海红,黄少斌. 基于CEMS比对监测的某发电公司脱硝CEMS系统评价. 广东化工. 2017. 13期,44卷,161-163,187
108. 李依,尚璐,顾燕,张海红,黄少斌. 660MW燃煤机组SCR烟气脱硝系统的研究. 广东化工. 2017. 16期,44卷,1-2
109. 易立,黄少斌.垃圾渗滤液中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其反硝化条件优化.微生物学杂志.2017,37(2):41-46
110. 刘倩玉,黄少斌. 粉末活性炭(PAC)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11). 276-280
111. Huixing Huang, Shaobin Huang, Shuixia Che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supported PtRu hollow nanospheres and PtRu nanoparticles for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347-353 (2012): 3641-3644.
112. Huixing Huang, Haichao Li, Shaobin Huang and Shuixia Chen. Hollow PtRu Nanospheres catalyst Supported 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nd Carbon Nanotubes for Methanol Electroxidaito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391-392 (2012): 3-7.
113. 许铭宇,刘雯,谭广文,黄少斌,吴劲华,卢艺菲,陈平. 生态净水系统对富营养化园林水体的净化效应研究.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 36(04). 27-31
114. 卢桂宁; 易筱筠; 杨琛; 黄少斌; 吴平霄,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环境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 2022, (28):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