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概况

发布者:凌 宇发布时间:2020-12-05浏览次数:19

广东省生态透析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基于可持续的生态、环保、低能耗和高效率的理念,以先进的生物过滤、好氧反硝化、高级氧化、生态修复和膜分离等技术为基础,开展水、气、固领域的环境治理研究、咨询与技术应用。

中心开展了好氧反硝化现象在高效生物过滤烟气脱硝,以及水体高效脱氮与有机物去除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高效生物过滤脱除VOC和除臭的研究与应用,高效生物过滤技术用于河涌和湖水的治理与修复,建立了首个工业烟气生物过滤脱硝系统,并将好氧反硝化技术高效应用于工业废水与污水处理领域,研究了污泥的高效溶胞破壁技术以及高效水解-厌氧消化技术,探索了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染水体(河涌)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和温室气体如NOx等的释放及其控制规律与技术,为进一步从源头控制大气污染物释放奠定了好的研究基础,同步开展污水高效生化处理与回用技术;开展了生物质固废热解制备可燃气和液体燃料的研究,同时开展了高效生物膜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以及可生物降解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等。目前获得发明专利30项以上,多项环境工程和环境功能材料领域的技术成果得到转让和推广应用。

 

【简要介绍】

由于近年来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对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持续性污染,致使城市及其周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好的改善与解决。现有污染控制技术面临着向集成度高、成本低、高效和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亟待技术上的进一步整合研发与推广应用,拟整合现有成熟的环境功能材料工艺(如:石墨烯、特殊结构PVC填料)和污染控制技术与工艺(光催化、高效生物过滤、生态透析)等,依托申报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和参与单位相关研究人员在此领域已有的国际前沿研究与开发基础,有效结合高校在应用研究基础方面的优势与公司产业化推广方面的高效性,通过产学研合作形式,合力促进先进的技术集成、创新、成果孵化与工程应用,围绕光催化、生物过滤、生态透析技术等及其相关的系统制造与工艺建设,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染水体高效修复与治理技术等,建立广东省生态透析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关键材料、设备、及其复合(光催化、高效生物过滤、生态透析等)工艺技术在污染水体治理等领域的高效应用,最终形成具有我国特色和国际先进的系列专利、工程示范技术与项目,为解决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法和技术示范。

 

【团队成员】

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常设机构为主任1人,副主任3名,并邀请本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设立技术委员会,作为中心发展决策和咨询机构。中心下设四个研发方向,包括:生物过滤技术与工艺、环境功能材料开发、重金属污染修复和技术应用与推广示范。

    中心现有主要研发人员共21人。其中教授8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2人,高工4人员,副研究员1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1人,其他3人。其中15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具有留学与海外经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

 

  

  个别技术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