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学子与帝国理工学子共话新工科未来——电力学院中英联合暑期课程圆满收官

发布者:王海渤 发布时间:2025-08-03 浏览次数:21

  2025年7月7日至7月13日,电力学院联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成功开展中英联合暑期课程活动。本次活动依托电力学院专业选修课“低碳能源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由电力学院、人社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项目、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共同支持。来自帝国理工的多名青年工程师与我院8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一同开展了为期七天的联合课程和实践研学,围绕能源转型、电力市场、数字电网、智能制造及文化交融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与探索。

新工科暑校开幕仪式后帝国理工学员与电力学院学子合影

初识共研:课堂学习启发专业共鸣

活动初期,双方学生共同参与由我院多位教师主讲的专题课程,围绕“特高压直流技术原理与发展”“低碳技术和经济”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入学习。通过雪映教授对中国特高压战略的系统介绍,荆朝霞教授、季天瑶教授等对电力市场与碳交易机制的精彩讲授,以及李传玥教授基于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深入剖析,不仅加深学生们对本专业发展脉络的理解,也为后续的实践探访做好理论铺垫。

“过去这些知识总停留在课本上”、“没想到能与英国的学生一起听讲、提问、讨论,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国际化”,我院学生如是说。

参加学术课程 

实地研学:书本中的理论变得更有“温度”

在课程学习之后,中英学生一同参观了±800kV特高压穗东换流站、新型电工装备基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工程基地。“这是我们首次走入真正的特高压工程核心区,当我们步入阀厅,面对宏大的换流阀设备和复杂的运行机制,过去在书本中抽象的知识终于‘落地有声’,我们内心充满震撼与敬畏,也激发出更强烈的专业责任感与使命感”,参观后我院学生感慨道。

在新型电工装备研究中心,帝国理工的学生与我院学子频频提问、交流,共同了解我国在高压试验、绝缘材料及设备可靠性测试方面的工程实践。一问一答之间,大家都更深刻地认识到:技术交流的魅力不仅在于“学”,更在于“讲”和“比”。

随后,学生们前往广东电力交易中心与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实地了解当前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在提问交流中,帝国理工学院学生从能源结构、未来发展方向等角度提出独到问题,我院学子也从英国的市场架构反观我国的能源发展路径。彼此观点的交锋与碰撞,让大家更全面地理解了全球电力市场的多样性。

实践参访:智能制造现场拓展专业视野

除课堂与科研机构参访外,双方学子共同走访了广汽埃安、美的集团、南方电网数字电网体验中心、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等产业现场。在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工厂,自动化机器人流水线的高效协同令人赞叹,不少帝国理工学生表示,“这比我见过的很多欧洲产线更智能,也更具设计感”。

“作为电力专业的学生,我们也对这些智能制造环节中蕴含的控制系统、电力调度与供电安全保障问题深感兴趣。这些实践学习极大丰富了我们的系统理解能力,也促使我们思考未来技术如何更好赋能绿色制造与社会发展。”我院学生表示。

在南网数字电网体验中心,双方学生沉浸式体验了数字孪生、VR/AR交互等前沿技术在电网调度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增强了对智慧能源系统的认识,也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提供了有益参考。

文化互鉴:在书法与笑语中建立友情

“科技为骨,文化为魂”是本次暑校的一大特色。在书法课堂中,我院八名学子与帝国理工的同学共同执笔写下“永”字,听老师讲解每一笔画的书写顺序与寓意,帮助外国友人写出自己的中文名字。这种“手把手”的文化教学也让帝国理工学子进一步理解文字之美与中华文化的内在逻辑。

在走访永庆坊等文化活动中,我院学子作为“华工导游”,为国外友人们介绍广州的历史变迁与现代风貌,一起登船远眺广州塔,一起在青石板街拍照留念。在李小龙祖居,大家共同讨论“功夫与工程”的哲学共性,更在欢声笑语中拉近彼此的距离。

我院同学表示:“虽然我们文化背景不同,但我们对技术的热情是一样的。这几天,我们结下了友谊,甚至相约将来彼此到对方国家相见,再续这份跨越文化的情谊。”

思维共建:中英青年共话电力未来

在小组研讨与项目展示环节,我院学子与帝国理工学院学生共同完成了关于电力市场模拟游戏与小组作业的任务。在小组交流中,从初期的分工协作,到数据分析与模型搭建,再到成果展示,双方不断碰撞思维火花,也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彼此的工程教育体系和学习方法。

通过这次暑期项目,双方不仅收获了友谊,更在跨文化交流与专业共研中拓展了国际视野,增强了专业认同感与未来责任感。参与学生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场交流,更是一段成长之旅。”

结语:青年同行,共绘未来蓝图

此次中英联合暑期课程项目不仅为中英青年学子搭建了深入交流与协同研学的桥梁,更展现了电力工程领域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与发展机遇。在学校顶层战略引领下,电力学院长期致力于新工科背景下的能源电力人才培养与全球交流合作,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重融合”的育人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学院注重理论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学生走进企业、走向国际,打造具有全球胜任力和工程引领力的“电力新青年”。

目前,学院与帝国理工学院已建立起成建制的学生双向交流机制,已有二十余名电力学院学生赴帝国理工学院交流学习。在此良好合作基础上,此次帝国理工学子的成功来访与项目落地,正是我院国际化办学成果的生动体现。

展望未来,电力学院将持续深化与世界顶级高校的深入合作,拓展国际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与科研攻关平台,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工程引领力的拔尖人才不断努力,贡献“华工力量”,点亮“能源未来”。(图文/张佳茹 雪映 审阅/邬智) 

 

附: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简介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成立于1907年,位于英国伦敦,是世界顶尖的理工类研究型大学之一。作为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成员,帝国理工学院在工程、自然科学、计算机、医学等领域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25年与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帝国理工均位列全球第2,展现出卓越的科研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电气与电子工程系为其王牌学科之一,研究方向涵盖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数字化等前沿领域,广泛参与欧洲乃至全球多个重大科研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工程领导力的高层次人才。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九号楼 邮编:510641  粤ICP备05084312号

联系我们 公务邮箱:x2dl@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