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林永胜教授:用于削峰的电网储能系统

发布者:王冬青 发布时间:2025-06-20 浏览次数:18

报告题目用于削峰的电网储能系统

报  告  人:林永胜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李光前工程与科学学院 教授

报告时间:2025年6月23日(周一)下午15:00   

报告地点:9号楼225

热烈欢迎广大师生前往!

                             电力学院  

                           2025年6月20日

报告人简介:

林永胜教授(Prof. Ir. Dr. Lim Yun Seng)是马来西亚拉曼大学(UTAR)李光前工程与科学学院(Lee Kong Chian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ce)的高级教授。他成功研发了马来西亚首个与电力系统集成的自智能型储能系统(ESS),容量为400kVA/677kWh,并设计了多种新型ESS控制器,以提升电力供应的三大关键维度:供电安全性(Security)、电价可负担性(Affordability)及环境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即世界能源理事会(World Energy Council)提出的“能源三难问题”(Energy Trilemma)。

他开发的创新型ESS控制器可有效降低电力公司的最大需量(Peak Demand),使电力公司如TNB(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公司)得以推迟新建电厂及电网升级,从而减少年度投资成本,避免电价年年上涨。同时,这种延后建设还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能源供应的环境可持续性。另一种ESS控制器则可缓解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技术问题,进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助力应对气候变化。

林教授创办并担任物联网能源有限公司(IoT Energy Sdn Bhd)董事,该公司为TNB研发中心与大金(Daikin)工厂设计并部署储能系统。他也是拉曼大学电力系统与电力研究中心(CPSE)的创始人及主席,该中心于2020年和2021年连续获得UTAR科研卓越奖。

林教授已发表64篇期刊论文,谷歌学术显示引用次数2013次,h指数为21,其中8篇论文位列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前5%。他主持多项研究项目,涵盖E-science、FRGS、AAIBE、牛顿基金(Newton Fund)和Petronas等,累计金额达771.3万马币(约合180万美元)。此外,他还完成多项大学及企业咨询项目,总价值达67,900马币。他拥有3项已授权专利和5项正在申请中的专利,已成功指导5名博士及15名硕士研究生(共28名研究生)。他是持证的执业工程师(Professional Engineer with Practising Certificate)及英国特许工程师(CEng),亦是IET正式会员、IEEE高级会员、东盟工程技术科学院(AAET)院士、大马工程师学会(IEM)院士及大马科学院(ASM)院士(FASc)。

自2020年起,他担任UCSI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课程的外部审查员。他曾获得27项国际与国家级奖项,包括2017年全国杰出创新者奖、2019年PeCiPTA金奖、2022年ITEX金奖、2022年WIIPA特别奖。他于2018年获评为马来西亚顶尖科研人员(Top Research Scientist Malaysia),并在2020年获得马来西亚MTSF科学与技术大奖(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奖金3万马币。他自2019年起担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的主要作者。

报告摘要:

过去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增长,许多国家的发电量和最大用电需求都在快速增长。电网侧储能系统(ESS)为缓解峰值用电需求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然而,由于当前储能技术在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方面的优势尚未充分显现,许多企业家(特别是在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对电网侧储能系统的商业前景并不乐观。为此,我们在马来西亚某大学楼宇设计并建造了一套400kW/667kWh的储能系统,用以实证电网侧储能的多重效益。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每年可为用户节省约3,803.6美元电费支出。同时,由于储能系统降低了发电成本并通过延缓电网升级节省了可观费用,当地电力公司每年可节约21,207.75美元运营成本,并减少15.86吨二氧化碳排放。该系统建设成本仅为151,000美元,在11年使用寿命周期内,用户和电力公司可在6年内收回投资。由此可见,电网侧储能系统蕴藏着良好的商业机遇——即便对中小企业而言,通过为用户和电力公司提供创新的节能解决方案(在马来西亚等电力行业集中度较高的国家尤具吸引力),也能成功进入电力行业,实现用户与电力公司的双赢。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九号楼 邮编:510641  粤ICP备05084312号

联系我们 公务邮箱:x2dl@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