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电力学子不断增进理论认同,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励志担当大任,3月11日和3月18日,我院党委书记邬智研究员、院长唐文虎教授分别为学生讲授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邬智以“知史爱校荣校,勇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积极贡献者”为题,讲述了从1918年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到1934年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再到1952年华南工学院,百年华工文脉隽永、底蕴深厚,其中电力学院作为华工的二级学院,是首个学校与社会联合共建的单位,在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部省共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强调,学校结合“一五三八一”工作部署,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在党建引领、学科建设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一校三区协同探索建设世界百强大学的新路。在“双碳”战略、能源革命兴起的今天,电力学子应努力练就报国本领,将个人志向与国家前途发展结合,励志成为家国情怀兼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的“三创型”人才,为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唐文虎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为能源行业指明方向”为题,为电力学子讲述近些年我国在新能源领域所取得的瞩目成就,这些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我国能源发展也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等一系列挑战。在此背景下,华工高举党的旗帜,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在新能源领域的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汇聚师生校友磅礴力量,不断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电力青年,我们应积极投身党和国家的需要,利用学校的广阔平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锤炼专精技术本领,为我国的新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助力,用青春的热情和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电力学院书记、院长的春季“思政第一课”,在学生群体引发了强烈共鸣。思政课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引领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课堂。华工学子应当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之歌。(图文/邓天科 审核/邬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