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与节能技术余涛课题组-博士后招聘

发布者:卢冰 发布时间:2023-09-19 浏览次数:783

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

1.基本信息

职位名称:电气工程方向博士后——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智能配电网与节能技术余涛课题组

职位类型:博士后

工作地点:广东广州天河区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宏生科技楼312

招聘人数:1-2

截止时间:长期招聘

工作性质:全职


2.学历要求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年龄要求:35岁以下

专业要求:电气工程、人工智能、能源动力等专业


3.岗位要求

1)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风险评估;

电力系统规划优化、运行规划一体化;

能源互联网需求响应与数字孪生;

负荷非侵入式监测、智能监测终端开发;

2)岗位职责:

参与并组织研究方向相关的课题与项目研究;

协同课题组完成相关项目/课题研究,协助研发电力系统优化程序、仿真计算、推演计算等功能模块;

负责承担课题/项目整体研究进度管控与组织,参与研究报告、技术文件等材料的编写,负责课题/项目联络与对接事宜;

参与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应用等相关开发与系统应用部署。


4.任职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品学兼优,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一般不超过三年;

2)发表过相关领域高水平研究论文,(包括但不限于IEEE Trans等),要求本人为第一作者;

3)参与过所就读院校相关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课题、具有项目组织经历者优先;

4)掌握基本的代码编程能力(PythonMatlab等),熟悉电力系统运行规划基本原理、人工智能与数学优化的基础理论,熟练使用Ofiice办公工具;

5)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工作认真务实,积极主动,责任心强。


5.其他说明

1)单位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属于“985工程”行列与“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智能配电网与节能技术课题组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长期开展智能电网规划与运行、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预测与决策优化的应用、“电力指纹”负荷监测等领域研究,建立与国网、南网两大电网公司各级单位深厚的项目合作关系,专注于基于先进机器学习的新一代智能电网调度/规划决策系统、先进的负荷监测算法与智能终端装置的研究和开发,具备完备的实验条件与研发环境。

2)指导老师:

余涛,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电气工程学科“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担任广东省电网智能量测与先进计量企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人工智能与电气应用专委会秘书长、IEEE PES 电力负荷特性分委会(中国)主席,国家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标委员会委员、《PCMP》等6个期刊编委等。迄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两大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15项。出版专著4本,发表SCI期刊论文一百九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爱思唯尔20202022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及“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获得中国电力创新奖一等奖、中国电力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12个省部级奖项。

3)岗位待遇:

录用后将保证良好的研究条件,为博士后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与优厚的薪酬福利,课题组视工作绩效发放项目补助。课题组团队全力支持博士后申报相关人才计划以及各类基金项目,支持博士后研究期间参与相关国内外高水平合作研究与交流等。

薪酬:

  1. 基本薪酬:约20-32万(税前),参照校内同级人员的标准缴纳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2. 课题组绩效补贴:视承担参与课题/项目情况计算个人绩效,约1.0-1.2/月;

  3. 科研奖励::鼓励申请国家、广东省各类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获得者在项目资助期间待遇更优,享受学校规定的科研奖励。


6.应聘申请材料

有意应聘者请通过邮件提交个人简历与申请材料,具体包括:

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近照一张、学习经历、研究或工作经历等;

申请材料包括各类学术成果材料,如学术论文发表或收录情况、获奖情况、负责或参与课题情况等;

通过邮件发送材料,邮件标题命名为:姓名+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博士后应聘

联系方式:

余涛,taoyu1@scut.edu.cn

 潘振宁,panzhenning@scut.edu.cn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九号楼 邮编:510641  粤ICP备05084312号

联系我们 公务邮箱:x2dl@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