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长风破浪,不忘初心,坚定信念,我们终将在绝顶之处一览众山,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这是属于他的精彩:荣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特别一等奖,2019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onorable Mention……他,就是来自2016级能源于动力工程二班的易文俊同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平衡有道知取舍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没有“一步到位”的成功,平时的点滴积累,才能凝聚出最终的成果。易文俊同学总结起自己的专业学习,“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多刷课后题,有问题找老师,最重要的是期末的复习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切不可考前突击”。谈到自己的专业时,他表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源与动力工程有着很多的科研方向,当你想要去争取的时候,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利用好学校提供丰富的资源。
只有把握好每一个机会,做好每一件手头上的事,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有条有序,有抓有放,才能真正地抓住机遇,克服万难,获得成功。正是因为有着这种求学的精神,易文俊同学才能平衡好专业学习和竞赛项目,在两方面都收获不俗的成绩。谈及此,他觉得关键的一点是要计算一下一天中有多少时间是投入到竞赛和学习中,很多时候时间都是在自己的懒散与看手机中消耗掉了,如果能做到真正地专注于这两件事,排除干扰,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决定要把多少时间分配给竞赛活动,就可以做到基本的平衡。当然,事情不会永远按照准备好的剧本走,经常会出现时间冲突的情况,这种时候就必须做出取舍,优先做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事情。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自信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萧伯纳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就像易文俊同学的座右铭,“太好了!没问题!我能行!”,简单质朴的话语,却始终能给他信念与力量。在采访过程中,易文俊同学的一言一行,谈吐举止,都是淡定且从容的,给人一种十分舒服亲近的感觉。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以至于步入社会,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总会有无形的压力。易文俊的方法是,面对困难的时候,你必须清楚你所面对的困难是什么,然后就是以积极应对的态度,抱着一种要解决掉问题的态度,去分析问题,一步步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办法总比困难多”,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发现自己的新可能,不断充实自己,大学生活充满机遇与挑战,合理规划时间,从容应对困难,才是应有的心态。
心怀感恩谢师友,长路漫漫不独行
“可以说是老师们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大的舞台,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我们的所能磨练好我们的作品。”“我们团队参加挑战杯也是因为蔡杰进老师一直鼓励与支持我们参与各项比赛,才有了这次参赛。”“这个成绩并不只是我们自己的,可以说是整个团队,以及所有为此次比赛出过力的人共同的成绩。”……言语之间,易文俊同学都颇为自谦,充满着对学校、老师和队友们的感谢。
在最初,参加挑战杯赛是一个由易文俊同学想在“空闲时间里找点事情做”而引发的偶然,经过王壮师兄和蔡杰进老师的许可,他就跟着他们团队参加挑战杯的比赛。但是经过了长期的磨合与不断的精进,从校赛,到国赛,峰回路转,已经从参赛经验、责任担当、团队合作能力甚至未来发展方向等等方面深刻地影响了他和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易文俊说:“有的时候你并不擅长一项工作,但团队里没人会做,这个时候总要有个人承担这一工作,这就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为团队奉献的精神与责任心。我们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我们共同的努力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回报。”认真负责共同进步的队友,知遇之恩善于鼓励的老师,提供资源与支持的学校,都是易文俊同学前行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年大学时光,伴随着机遇与挑战,易文俊不断战胜自我,勇攀高峰。我们相信,走完大学生涯的易同学,即将展开自己人生崭新的篇章,此后,在更广阔,更辽远的天地里,带着自己的赤诚之心,怀揣着梦想,无所畏惧,还是那个笑脸,充满希望。